前言:园林道路的合理布局在园林中起着重要的承接各部分作用,同时还起着有效引导人们进行园林参观的重要作用。园林道路与园林中的其他部分建筑、植被、山水、地貌等元素,构成了完整统一的园林景观。园林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反应着我国对园林空间规划、区域功能等的整体规划水平,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园林道路的作用
1.1丰富景观
在园林工程当中,园林道路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为蜿蜒曲折的道路曲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园林的内涵,带给人们美感享受,并且园林道路还能够与周边的山水以及建筑等景观形成一个统一整体,贯穿园林当中,丰富园林当中的景观。
1.2组织空间
园林道路在园林当中能够起到组织空间的重要作用,园路的线性以及铺装,能够和其周边的各种景物、建筑等紧密联系到一起,共同构成富于变化的景色,可以说,园林道路既是路,也是景。园林道路往往会在有限的空间环境当中忌直求曲,以曲线的形式构成,追求的是一种深邃空远的意境,使得园林中的空间层次感得到充分显现,使得园林景色能够不断地出现在游客眼前。
1.3引导游览
一般来说,园林道路能够对园内景色的展开以及观赏的顺序起到较为强烈的组织作用。在当前园林中无论规模大小,都会划分成为若干个区域,并且布置较多的景物,并利用园林道路将其连接起来,使得园林能够形成布局严谨、富有节奏感的空间环境,因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对道路进行精心设计,对园林道路的规划作出合理的安排。
2、市政园林工程道路类型
2.1主体道路类型
主体道路穿插在整个园林内的所有基础设施和每一处的景点,由它构成了整个园林的主体框架,所以,一般的主体园路的布置会比较宽阔依据各异的园林特点,主园路的规格范围一般是在3-8米,这个标准从规格上完全可以符合消防车辆经过的要求从道路表面结构来讲,一般的是采用碎石拼接、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或者较厚大理石等在道路图案的设计选择上,全园主要道路需要大致选取和园林的表现内涵、主题保持一样。
2.2次体道路类型
次体道路接洽着景观的各个汇聚点,是沟通着各节点内部的次要脉络,连接着其他主要景观节点,并且能够辅助着主体道路因为照顾到不同的游人的不同需要,在布局上还应该在不同的节点之间设置捷径方便到达园林道路在宽度上的设计要依据园林的人流量、游人总数、功能的要求以及其他的因素来制定一般的,一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宽度应该在0.6到1.0米之间,两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宽。度应该在1到2米之间,而三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应该设计宽度在2.0至2.5米次体道路在设计弯曲度上面总体上来讲都会超过主体道路,而且蜿蜒曲折富有弹性另外,在这些次体道路之间应该还含有可供游人们赏玩、嬉戏的小路,这是必不可少的。
3、市政园林道路的规划设计优化措施
3.1路景交融
市政园林工程的道路周围往往会有建筑物、绿化景观、喷泉水景等各种景观,因此这也要求设计人员在对市政园林工程中的道路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周围景物,将其与园林道路设计进行整体考量,合理布局,进而达到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效果。例如在建筑物和绿地交接处需要设计园林道路时,部分市政园林工程会预留出一小块场地用于过渡连接建筑物和市政园林。而通常情况下,园林连接建筑物的道路设计中应当避免使用斜路相互连接的方式,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则可以在园林道路和建筑物连接的位置处,将道路角设置为圆滑的圆形角,从而在实现过渡的同时增强道路设计视觉上的美观感。在对周围有喷泉等水体景观的市政园林工程道路进行设计时,一般需要围绕水面设计园林道路,使得以水面为圆心,园林道路可以围绕在外并与其他的景观和景物相连接。而为了增强市政园林工程道路设计的独特性,在设计与水面相接近的园林主干道路时,可以结合具体的地势情况,将道路设计成具有起伏感的波浪形式,进而与水面相互映衬,使得园林道路和水体景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2园林道路树种的规划和设计
市政道路属于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十道,以保障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出行。为突出城市主干道的重要价值,应当注重在路面与园林造景上的建设,并进行对园林中绿化树木科学性的选用和合理配置。首先,在行道树的外观形态方面。在选用行道树时,应当尽可能选用树冠比较圆润、规整、花冠幅大、枝叶茂盛的树木,并从行人安全角度考虑,选用形状规整、端正的树木,但同时也必须确保在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上具备优越性。第二,在树木选择方面。为增加树木的成活率,应当尽可能选用乡土类型植物,并按照本地风土成分做好对相应树木的选用,但尽量不选用外地树木,这从客观意义上来看,既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外国树木的成活率也不高。乡土型植物,对全国各地的天气条件、土壤环境等均有着强烈的适应性,成活率较高,同时还可体现城市的地方特色文化。
3.3合理进行平面布局设计
(1)平面成型布局规划。园林道路规划的主要三种设计形式为树枝式、带带式、套环式。采用这三种设计模式划分的道路能够划分园林的各个区域,方便行人休闲散步和小车通过,并且也能让园林的设计更具人性化。(2)立面成型布局规划。立面成型的布局方式的特点是宽窄相接、直曲相继。采用这种布局方式能够让游客深入园林,感受园林设计者赋予园林的精神面貌和人文,而且这种布局方式还具有让游客边参观边运动的优点。(3)交叉路口布局规划。小型道路主要的设计方式是斜交方式,但是在两个交叉口之间需要间隔一段距离,并且交叉的角度要适中,不然会破坏园林的美观度。如果在道路设计时,无可避免的需要出现丁字路口,需要在路边增加装饰品并且设立路口指示标志。
3.4做好园路坡度设计
由于受到地形、地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园林景观道路时,必须充分考虑道路坡度对园林景观设计效果产生的影响,在保证路基稳定性的同时,合理运用原有地形,控制园林道路的施工质量。纵坡、路面材料、路面横坡等因素是影响道路坡度规划设计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园林道路时,应该按照砖路8%、纵坡7%、沥青路6%的比例,合理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段,保证路面行走的舒适度。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开展园林道路的规划设计工作时,应该在现有地形允许的条件下,为游客提供游览和休息的场所。另外,为了避免交叉路况相互连接或冲突等情况的发生,设计人员应该在保证规划设计方案不会影响周边环境与花草树木生长情况的前提下,借助艺术优化处理方式,创新园林道路设计的理念,才能体现出园林的规划设计特色。
3.5园林路口设计
在修建园林道路的过程中,园林路口的设计很重要,自然式园林道路系统一般采用三岔路口,而在规划式园林道路系统中一般采用十字路口,但是,为了方便游客的游玩,应该多应用三岔路口,而少使用十字路口。一般道路相交采用正向相交,而设计交叉路口时不能把角度设计过小,否则在游客游玩的过程中,既不方便汽车转弯,也不方便游客游行,游客很容易践踏绿色植物,造成园林的绿地破坏。同时,在三岔路口最好设置一些花台、花坛,而且要避免道路与花坛边线相切,花坛应配合路口的地形、地貌设计。
结束语:总之,在设计和规划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时,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方便人们的出行、保障行人和车辆通行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同时积极与周围的绿化景观等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有效保障市政园林工程能够同时兼具审美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郑智涛.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J].江西农业,2019(10):75+98.
[2] 赵建波,潘亚凯,瞿超,鲍晓艳.浅谈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J].现代农村科技,2017(10):55.
[3] 李天逸. 论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探讨[J]. 砖瓦, 20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