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林业产业本身便是国家经济结构中一个较为基础的部分,也是极为重要的支柱型产业。而国有林场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圈,对于本地区的生态平衡以及经济发展产生极为显著的影响。根据笔者对当前国有林场的发展情况来看,若想要改革国有林场,其涉及的工作内容较多,除局部的林业经济之外,还要重视生态环境发展以及国计民生等。对国有林场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改革效果与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也就是说,国有林场的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使命。
一、新时期背景下改革国有林场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促进国有林场的改革,是一种紧跟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我国战略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的内在需求。国有林场本身表现出一定的生物多样性,其自然景观也十分丰富,因此,国有林场对于本地区的生态平衡以及林业资源开发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国有林场本身承担着安全屏障的作用,会保护人们及其他物种生活的环境。新时代背景下,为促进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国有林场必须积极进行改革,才能满足其长期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关注目标,但根据笔者的了解可知,我国的林业资源总体发展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资源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等。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前,只有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积极促进国有林场的改革与发展,才能真正为国家的长远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以及人们的安居乐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当下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机制不健全
目前正在进行的国有林场改革中,林业发展机制不够健全,导致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由于权责不明确、政企不分等问题,再加上产权不明确的影响,部分国有林场很少能找到适合的融资渠道,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国有林场的硬件、软件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加上发展规划的不科学、发展机制较为陈旧等问题,再加上政府有关部门及国有林场本身对于改革的宣传较少,导致部分工作人员未能树立正确的改革意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无法紧跟改革的脚步,严重影响整个改革的质量与效率[1]。
(二)林业资源持续减少
林业资源是建设国有林场的基础,因此,必须保证其保护机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此为根本减少无序开发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受到资金的限制与影响,大部分国有林场未能建设完善的保护机制,导致部分国有林场仍旧存在滥砍滥伐问题,对于林业资源、尤其是幼生林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也会影响到树木的成活率。除此之外,林产品加工深度不足,导致林业资源使用效率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难以保证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林下经济片面发展
部分国有林场虽然重视林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其只是重视经济效益,并将其当做唯一的发展标准,导致林下经济发展较为片面,根本无法满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际需求,严重影响到国有林场的改革与发展[2]。
三、新时期背景下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重视林场属性的明确
在对国有林场进行改革过程中,为保证能实现精准的林场管理工作,明确林场的属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目前,在我国现有的国有林场管理过程中,会有部分员工对林场的属性与构成认知不足,导致其管理手段混乱,无法满足管理实际需求,尤其是林场的属性一旦出现混淆,将会很难实现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之后进行工作过程中,管理国有林场的相关机构必须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于林场的属性、构成、目标、功能等进行详细的调查与研究。除此之外,相关机构还应当积极引进GIS、GPS等先进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时监测林场整体的变化情况,从而保证有关部门能真正有序、全面、科学的改革并管理国有林场。
(二)重视管理机制的完善
在对国有林场进行改革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完善管理机制,才能为工作人员提供较为完善的工作环节。在了解并研读了国有林场改革相关文件内容之后,我们能够发现,科学、全面的管理体系有着极为显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将建设、完善管理机制作为之后管理工作的重点。根据笔者的分析,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完成对于国有林场管理机制的建设:
1.重视政府相关部门内部的建设,也就是说,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应当保证权责分明,每一个工作人员、每一个部门都能了解自己需要完成工作的内容,同时发挥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各个部门之间也要保证交流、沟通的高效性与实效性,从而保证政府部门国有林场管理体系始终处于有效工作状态下;
2.我们还需要重视建设监管系统,以便于更好地了解政府相关部门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以自身的工作需求开展工作,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与时效性。
(三)重视监管系统的健全
在对国有林场进行改革过程中,必须重视监管系统的健全化发展。建设监管系统,主要是为了实时了解林场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因此,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理念、角度、措施等方面完成监管系统的建设与健全,全面完成监管体系。例如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应当重视引进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如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还应当使用绿色环保的混交林种植模式。在建设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监管系统也需要在资金方面发挥作用与价值。例如在使用资金之前,应当深入探索与研究资金使用的具体方式、资金流动的具体情况等内容,保证政府拨款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在进行监管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保证责任制度的贯彻与落实,使工作人员能够真正按照监管系统的要求完成工作,为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3]。
(四)重视保障机制的完备
在对国有林场进行改革过程中,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便是保障工作人员的生活。因此,在具体开展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时,要安排专业人士、部门领导、职工代表共同商议保障工作人员生活的具体方式,同时避免使用一次性下岗等措施。在笔者看来,对于那些已经进入编制的工作人员,在之后的管理工作中,不能使用一次性买断方法;对于那些还未进入编制的工作人员,入职单位应当为其购买政府福利服务。无论对于哪一种类型的工作人员,工作单位都需要解决其生育、养老、失业等福利问题,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得到较为完善的保障。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已经退休的工作人员,工作单位还需要按照相关养老制度完成养老保障发放的工作。
(五)重视工作团队的强化
在对国有林场进行改革过程中,人员素质也会直接影响到国有林场改革的质量。因此,为保证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工作部门应当重视工作团队的强化,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才能满足建设需求。首先,在招聘相关工作人员时,便应当对其专业性与职业道德等进行考核,从根本上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使其在加入工作团队之后能发挥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其次,对于已经在岗位的工作人员,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工作能力进行考核,同时对内部重复岗位进行精简,使工作人员能正确认识国有林场的改革重要性,从而发挥自身的作用,避免出现以权谋私、偷懒躲避等工作问题。最后,有关部门还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其能在培训过程中接触更多与国有林场改革相关的知识内容,以便于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更好地融入于整个改革工作之中,为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重视政企分离的建设
在对国有林场进行改革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正确认识其最终的目的——在提升管理国有林场效率的同时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推动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改革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重视政企分离政策的作用。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都需要以财政政策为基础开展相关工作,若地区政府财政收入较高,便可以安排国有林场直接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便可以直接满足国有林场改革的需求;对于那些财政收入较差的地区,政府需要完成的首要工作使提升本地区经济实力,促进各个政府部门工作状态的优化,只有保证其经济收益,才能有序、科学的完成政企分离工作,为国有林场的改革奠定坚实基础[4]。
结语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若想要真正改革国有林场,并保证其改革质量与其可持续发展,必须长期坚持改革工作,其发展道路上可能存在较多的艰难险阻以及其他的未知因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步到位,因此,我们必须坚定改革信念,并加大宣传力度,才能使更多人认识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要性并参与到其工作之中。目前,我国国有林场在实际改革过程中,还存在如职责分配不合理、发展机制不健全、林业资源持续减少、林下经济片面发展等问题。因此,各个地区政府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林场属性的明确、重视管理机制的完善、重视监管系统的健全、重视保障机制的完备、重视工作团队的强化、重视政企分离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改革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英,蒋仲龙,高月,何友均,樊宝敏,林松.推进浙江省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19(12):63-66.
[2]郭芳芳.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探析——以庐江县百花寨国有林场为例[J].安徽林业科技,2019,45(05):55-57.
[3]张月娥,黄朝晖,李良根,陈昀.基于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以新邵县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9(14):156-157.
[4]刘璨,张永亮,刘浩,魏建,朱文清.川桂闽浙赣五省区国有林场改革现状问题及对策[J].林业经济,2018,40(1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