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理念的生态宜居住宅设计研究
张泽鑫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泽鑫,. 绿色建筑理念的生态宜居住宅设计研究[J]. 设计研究,2024.8. DOI:10.12721/ccn.2024.157010.
摘要: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城市的创新性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绿色、环保的城市建设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建筑设计中,一定要将绿色生态理念贯彻到建设中,为人民创造出绿色生态的住宅,不仅可以提供更舒适、更健康的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探究了现代化城市生态宜居住宅建筑的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 绿色建筑理念;生态宜居;住宅建筑
DOI:10.12721/ccn.2024.157010
基金资助:

绿色建筑是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和模式,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全面渗透,它也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生态宜居住房的建设中,还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靠性。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生态宜居建筑的功能及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具有较强的舒适性、美观性、自然性,这也可以不断地扩大我国绿色建筑的影响范围,大力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重点强调绿色建筑理念在生态宜居住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1  绿色建筑理念对生态宜居住宅设计的影响

1.1 解决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以城镇化的发展为基础,我国的各种建设工程项目不断地进行着,这可以显著地加速了城乡融合的发展,但是一些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垃圾;同时也会造成更多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在一些建筑物表面所使用到的反光材料会造成光污染,从而不能确保城市建设的质量,还会阻碍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对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将绿色建筑理念在生态宜居住宅设计中的有效运用,会从住宅的生命周期方面进行着重分析,将减少能耗作为基础,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控制;在多个层面上,以能源节约的材料来取代传统的材料,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以营造生态宜居的城市为着眼点;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生态效益。

1.2 推动现代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建筑工程设计理念会强调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及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对绿色建筑理念的全面渗透,对推动我国现代化建筑产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对能源、材料、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将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运用到生态宜居住宅的设计中,总体目标是明确的。例如:在设计的时候可以选用一些木材,竹子,树皮;以石头为主要原料,相对于传统的建设项目,可以减少投资费用,并着重于对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在多种技术的影响下,确保生态环境可以得到良好的保护和改善,这也符合项目建设要求,是我国现代化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新趋势。

2  绿色建筑理念的生态宜居住宅设计原则

2.1 节约能源的原理

在设计绿色建筑时,节能是第一位的,设计人员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来代替一些不可再生的宝贵能源。风力发电是一种无污染的能源,既节约了能源,又达到了环保的目的,是中国大力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2 环境友好原则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污染。同时,还应积极探讨有效运用资源的方法,从而延长资源的使用期。在进行设计之前,相关人员必须对现场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包括地形地貌,土地性质,动植物资源等,以便把握自然的发展规律。在设计时,尽量不要对现场周围的环境造成太大的破坏,从而体现出对环境的保护。

2.3 因地制宜原则

在这一时期,社会在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也在提高。无论是对居住环境还是对工作环境的选择,都越来越注重其舒适、美观。在“绿色设计”思想的指导下,设计师在设计绿色建筑时,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天然资源,保证设计的品质;增加了建筑的美感和舒适性。这就要求设计师将建筑当地的民俗习惯和特殊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对设计方案展开合理的规划,从而提高建筑的科学性,满足建筑用户的需要。

2.4 以人为本原则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建筑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对设计的细节进行控制,使建筑物的布局更合理,具有更强的功能,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阳光是一种令人愉快的体验,因此在设计中应注意合理的空间布局,保证足够的光照。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设计者必须对产品进行持续的优化。只有客户满意了,施工企业的声誉才会得到提高,这对于加强施工企业的实力是非常有利的。

3  绿色建筑理念的生态宜居住宅设计研究

3.1 户型平面设计

从户型的角度来讲,住宅的建筑设计分为门厅、厨房、卫室、客厅、卧室、阳台等。在绿色生态住宅的建筑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户型平面进行设计,充分体现出建筑设计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对室内、室外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营造出一个层次清晰的建筑空间,使居民在建筑空间中感受到舒适、安全、美观和高雅。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中,还要尽量贴近实际,节约土地资源,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提高当地环境品质的营造效应,能有效地加强住宅建筑平面布局的科学性。

3.2 自然通风设计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要更加重视自然通风设计,在进行设计之前,工作人员要先深入到施工现场,对空气流通情况进行调查,并以建筑实际方位为依据,科学合理的规划好建筑布局。在自然通风设计中,要明确本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才能达到好的风环境设计效果。在房屋建筑的设计中,也要对门窗进行不断的调整,使室内空气流通更好。

3.3 日照采光设计

住宅建筑具有更好的日照光照设计,不仅可以保证充足的日照时间和日照量,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健康、更积极的生活环境。在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要理解当地太阳升降的自然规律,对不同的住宅建筑空间的朝向进行控制,如阳台、书房、餐厅等,都要有充分的透光性和光明性。

3.4 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的设计

利用天然能量,可以有效地降低居住建筑的能耗。比如太阳能、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就能降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而且还能更好的保护环境。在夏季,可以利用太阳能光热技术来发电,缓解空调用电量过大的问题。在冬天,还可以使用太阳能弱化技术,将热量存储在白天,晚上再散发出去,从而降低供热的消耗。利用风能,可以降低室内空调的使用率,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雨水也是一种非常珍贵和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绿色生态住宅建设中,将鱼水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在小区中增加了雨水收集系统和回用水装置;并将其应用于绿化灌溉、卫生间冲刷等方面,达到了节能降耗、节水的目的,达到了绿色环保的设计要求。

3.5 环保节约建筑材料设计

建筑污染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绿色生态住宅建设中,必须使用多种具有绿色、环保、符合相关标准的材料,以降低建筑施工中的污染。如防腐蚀材料、防潮湿材料、防褪色材料和高燃点材料,以及无气味、无毒害的建筑材料,都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在设计中加入可回收和可再生的建筑材料,用来替代传统的建筑材料,在节约建筑材料的同时提高材料利用效率,避免材料浪费。

3.6 绿化景观设计

在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中,要提高整体设计的立体感、层次感,并对其进行优化。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园林景观,提高建筑的美观度,同时尽量加大小区内的绿化覆盖率。在居住建筑小区内,以低矮的植被为主,适当增加一些园林小品,将小区内的中央绿地分割开来,提高了景观创造的趣味。

结语

本项目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变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这一背景下,设计者必须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的设计重点,在“绿色”的概念指导下,不断改进设计指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生态宜居住宅为例,通过对其设计模式的创新,来提升其整体品质,进而推动我国建设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戚龙,孙雨杰.绿色建筑理念的生态宜居住宅设计探究[J]. 建材与装饰, 2020,(18):115+117.

[2] 林浩.绿色生态住宅设计研究[J].城市住宅,2021,28(06):195-196.

[3] 刘超.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生态宜居住宅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9(04):74-7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