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意义
1.1降低资金的投入
就地热再生工艺可以充分利用受损路面旧沥青材料,直接减少前期本金投入,节约维护成本,扩大可修补面积。相较于传统铣刨操作,使用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路面修护,减少了运输环节的支出,可节约40%~50%的费用。
1.2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铣刨是传统修复工艺步骤,操作时会出现大量废弃料和噪音,就地热再生工艺则免去这一操作。此技术产生的噪音较小,且能够将旧沥青路面二次利用,只需添加一定量的再生剂和新沥青等,避免开山取石等破坏生态的作业。
1.3提高路面的平整度
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一次性成型施工,一定范围内避免了传统技术修补后会出现的接缝松散和错台现象,最大程度上提升了路面的平整度。此外,在加热旧路面时,会引起道路深层结构中微小裂缝的自行修护,从而提高道路结构的稳固性,减少修护次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2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操作步骤
2.1完善再生路面交通管制工作
在路面再生施工作业时,为确保行车安全,必须实行交通管制,即封孔需修复路面所在路段车道,具体为:①路面加热软化,待温度降至50℃后,拆除路段内所有路标牌且不损坏,便于后期重复利用;②封控路段仅允许施工车辆通行;③后期恢复路标牌时,确保路标准确安置;④进行道路封控管理前,承接方要提前与业主、交通部门协调,避免造成出行不便;⑤在施工路段竖立警戒线和警示标牌,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2.2合理选择把松装置
把松环节必须确保原路面级配不产生变化,因此,需选取适宜的把松装置对充分软化的沥青路面实行把松作业。把松作业要求如下:计算机精确控制设计深度4cm;测定路面无夹层后,按实际施工要求适时调整深度;选择拖杆两侧纵坡仪作为找平仪器。
2.3合理选择再生剂使用的温度
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拔松时喷洒再生剂,利于再生剂的均匀扩散。此外,再生剂使用应注意温度选择,将随车携带的再生剂直接加热至混合料最高温度,拌匀后更利于扩散使用。
2.4完善再生路面预处理工作
再生作业前需提前处理施工路面,如清理受损沥青颗粒、尘土、沉积层等杂物,必要时可借助强力吹风机等工具确保路面整洁,施工队可直接作业。
预处理修护路段的起止点,确保接缝部位衔接流畅及施工面积的厚度和宽度,利用沥青混合料一次性压实成型,免于短期内路面出现裂缝。
井盖处理:机器进入施工场地前,提前去除观察井、下水井井盖,并下沉井口使其低于再生深度后覆盖钢板。再生机夯实作业结束后,清理井盖上方混合料,抬升井口并再次安放井盖,恢复原有设计。井口边缘部位添加新沥青混合料并按规定压实。未对施工机器有影响的观察井、下水井,作业人员只需调整铁刨鼓水平位置绕过井盖即可。
2.5完善新沥青混合料搅拌工作
在拌和锅加入旧沥青路面、按比配备的新沥青混合料,充分加热搅拌后进入施工环节。
2.6完善再生路面摊铺工作
选择仪器两侧纵坡仪进行找平操作,可依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路面需达到平整要求,因此,要保障新旧路面连接处接缝的结合情况。
处理新旧路面接缝处的废弃混合料,对出现的接缝,经检查后用细料仔细填充处理。
2.7完善再生路面接缝处理工作
路面修复还需保证修复路段的下面层结构,因此,规定接缝处需平整、黏合度高、无高度差、再次修补间隔时间长等。
2.8完善再生路面压实工作
再生路面压实成型分3个阶段:初压、复压、终压。初压要求慢速匀速碾压,压路机速度范围为1.5~2.0m/min。复压和终压速度在3.0~3.5m/min。
1)选用关闭振动的双钢轮压路机初压。压路机采用由外侧向内的原则进行压实,若出现超高路段,则采取外侧由低向高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1/2~1/3轮宽,压完全幅1遍。
2)初压反复进行2次后检查有无高度差、路拱。要求按设计进行,压实路线和方向严禁发生变化。机器的启动、终止必须缓慢。
3)初压结束后即可进行复压。选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动压实2次后再静压2次。规定振动压路机选用方法为高频低振幅,相邻压实带重叠10~20cm。倒车及下坡处碾压时采取静压模式。
4)复压结束进行终压。双钢轮压路机多次碾压至路面无明显压路机痕迹后结束路面压实环节。
2.9完善再生路面现场质量检测工作
路面压实冷却结束后,在正式通车前进行现场质量检测。主要检查功能指数和几何线形等,如路面平整度、摩擦系数、渗水系数、构造深度等。
2.10完善开放再生路面交通运行工作
逆车流方向拆除标志,同时注意车流,保障人身安全。
修复作业结束后,清理路面堆积的各类杂物、废弃混合料等。
路面温度低于50℃后才可拆除警戒标志。
3在城市道路改建中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分析
其一,原路面清洁:清扫车初步清理受损路面后,人工复清,确保路面及裂缝间的灰尘、碎屑等清理彻底,对路面人力无法清除的附着物,可选用水洗等方法清扫干净。
其二,路面加热:沥青路面热再生加热机适用于路基完好但路面有损的沥青路面,可进行大范围持续软化,路面温度升高至120℃以上,以达到再生技术要求。在路面软化阶段,要按照加热强度由弱至强,再由强至弱的原则逐步推进,确保加热效率及效果,避免重复破坏下面层。
其三,路面铣刨、掺加再生剂:路面软化至可适宜温度后,选取加热铣刨机进行路面铣刨。利用刮板将两侧铣刨鼓铣刨清理的旧沥青料堆积于路面中央,利用再生剂泵送系统将再生剂按比例加入中央集料堆。中心铣刨鼓铣刨旧沥青时同步拌合混有再生剂的旧料堆,形成梯形集料堆。
其四,复拌再生:铣刨机后紧跟料车和加热复拌机,掺入新沥青混合料直接进行混匀复拌,输送至摊铺机料斗,节约作业时间。
其五,摊铺碾压:摊铺机摊铺阶段要随时检测摊铺厚度、路拱、横坡影响,还要确保摊铺机运行时一次成型,降低摊铺回补次数,提升路面的平整度。
其六,成品保护及开放交通:路面碾压成型后,未冷却阶段要注意防护,如禁止车辆通行、严禁停放物品、防止其他物质洒落路面等。修复后的路面可用洒冷水等方式加快冷却,通过质检后,才可解除警戒线,允许行人车辆通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便捷性和实用性为基础,当前,该技术已经逐步被用于新城区市政道路的规划和整理,并将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性维护技术,进行了良好的推广。与其优点相比,就地热再生技术也存在着显著的缺陷,如,受到了再生深度的制约,在对路面进行平整的时候,不能对路面下的结构层进行及时的调整,不能对路面原有的横坡进行及时的调整,以及在现场施工时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等。
参考文献
[1]王晓鑫.就地热再生工艺在城市道路改造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3(04):174-177.
[2]张冰,任畅.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技术与市场,2021,28(03):127+129.
[3]林岚.就地热再生工艺在城市道路改造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8,37(18):139-140.
[4]张国立.浅谈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J].北方交通,2011,(09):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