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农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水利设施的支持,通过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可以发挥出水利工程农田灌溉、防涝等作用,促使农业经济得到良好发展。由此可见,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极为关键。然而,在实际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由于认识程度不足、维护力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完善、人员素质能力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工程建设效果大打折扣,难以发挥出农田水利工程的真正功能作用。故此,施工管理单位应当提高对此的重视,并围绕建设与管理问题积极实施有效的举措,使得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强化工程管理,真正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具有灌溉、抗旱、防涝等多种功能,所以该类工程的建设可以在农业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甚至决定着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水平,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还能极大地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真正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其次,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在现代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先进机械、技术的使用不在少数,使得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变得更为专业化、现代化,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建设步伐。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2.1对工程管理与维护认识不够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多数地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着农田水利工程遭到各种人为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而不及时修复、加固、改建等问题,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老化、失修无人问津。
2.2自然毁损程度高
(1)水库带病运行多。我国许多水库均是久留下来的主要用于农田灌溉的工具,由于其年代已久远,坝堤不能很好地起到抗洪的功能,造成农民田遭受洪灾。(2)灌溉设施损毁,渠道淤塞严重。多年的长期积累且未进行有效的清理,造成淤塞物积多。(3)机埠失修,自然折旧快。修建时,对小型的提水机泵的使用没有进行管理及缺乏规划工程的细节工作,有的一建成就由于达不到预想的目的而被搁置,而且以后也没有对其进行处理,造成水管及电机锈蚀,进水及出水道堵塞严重。
2.3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各地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普遍缺乏对工程过程的系统性规范,不健全的管理体制直接造成优秀的工程建设规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难以形成有利于农田灌溉的水利体系。尽管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与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许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难有较多资金用在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许多工程因此而停滞。其原因主要是资金管理体制不够配套,可开发资金未用在实处。
2.4基层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没有做好配套设施的建设,没有做好水利工程的管理方案,最终导致管理单位机构设置不合理,非工程管理岗位过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而且管理效率低下,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各种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短缺,不利于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
3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3.1树立正确的维护管理意识
为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必须树立正确的维护管理意识,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使维护管理意识深入到每位农民心中。将水利工程管理同民众的收益联系起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农民和相关管理人员主动学习专业技术,定期进行业务技能培训,让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工程建设的针对性和经济性。
3.2做好规划工作
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是指导农田水利建设、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发挥的纲领性文件。只有超前搞好工程建设规划并严格遵循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避免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国农村面积大、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多年来资金投入不足、僧多粥少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因此,必须按照轻重缓急、效益优先的原则认真做好项目的筛选工作,做到提前规划、争取主动,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性作用,不断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益性。
3.3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制
针对目前农田水利工程中管理体制欠缺以及不完善的情况,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重视,并注意完善相关管理体制,使得管理体制的作用得到发挥,加强对于各方的约束与管理,从而提高工程建设效益。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转变职能与管理方式,落实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因为很多情况下产权划分比较模糊,其中的权责利益关系就不明确,很难提高管理效率以及管理质量。所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时,管理部门必须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做好岗位职责的落实工作,当地政府与企业主管部门责任也要落实,使得工程效益得到提升。其次,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制。资金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很容易造成资金成本浪费,难以投入到建设与管理中。因此,资金管理体制应当予以完善,确保合理运用资金,同时使得水利工程资产保值增值。
3.4加强基层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培训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时,基层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而他们的素质能力极为关键,如果综合素质能力欠缺,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工程建设效果。针对基层人员素质能力问题,有关部门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而且要做好这些人员的培训培养工作。首先,着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使得专业技术能力有所提升,满足实际建设管理需要。其次,可以采取讲座、视频学习等方式,加强管理者的业务培训、思想培训等,切实提高基层管理者综合素质能力,从而建设出一支专业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队伍。
4结语
当前我国农业水利设施工程在不断完善,但是随之暴露的问题也有很多,越来越多的项目单位开始注重加强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从而落实各项管理机制以及责任制度,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有关方面应当积极转变管理者与群众的思想认识,充分提高对于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视程度,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规定进行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真正做好项目维护工作等,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水利服务,达到预期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海峰.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创新思路[J].乡村科技,2020,No.250(10):126-127.
[2] 张艳霞.浅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居舍,2020(02):159-159.
[3] 王萍.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J].区域治理,2020,000(001):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