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城市的建设也不断深入,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人们活动的不断加剧,也使得生态环境变得越发恶劣,尤其是在林业领域中的破坏非常严重,过度的对林业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使得生态环境问题变得越发恶劣,如今已经开始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进入新时期以后,我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非常重视,林业资源作为非常重要的保护主体,对林业造林技术以及林业保护措施工作应当提起重视,切实开展相关的保护举措,从而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林业造林的技术分类
1.1 林地的规划措施
要想使林地能够得到可持续的生长,我们就需要对诸多条件进行研究和分析,确保各条件能够得到满足,相互协调。其中需要对种植林木的土地条件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土壤条件、地形条件、地貌资源能够适应林木生长。同时还有要以当地政府的经济实力和规划目标为依据,对林木用地所占有的面积、施肥程度、种植技术等内容进行合理选择。通常情况下最适合林木生长的地质条件需要土壤足够肥沃,且地势应当平坦。
1.2 造林的两大措施
1.2.1植苗造林
对原有的林业资源进行砍伐以后,重新栽种幼苗的过程叫做造林,因此采用植苗造林这一方法时,需要注意选择的幼苗,应当根系足够健壮,使其能够适应种植地的地理环境。应用这种方式进行种植,可以使幼苗生长更加稳定。可以用原生苗进行种植,也可以选择能够适应当地条件的繁殖幼苗和移植幼苗。如果当地的地理条件本身就非常良好,那么可以用野生幼苗进行种植。造林以后需要对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观察,确保幼苗能够正常生长,适应当地条件。造林过程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幼苗在运输、移栽等过程中不会出现破损,这样能进一步提升幼苗的成活率,增强造林效果。
1.2.2播种造林
对原有林业资源采伐以后,用播撒种子的方式进行林木造林。这一过程要求对种子生长情况进行严格管理,监督好病虫害问题。对其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当发现颗粒大的种子有较高成活率时,可以在此地进行播种造林方法。应用播种造林方法,需要确保当地的土壤条件满足需求,有足够的湿度。并且通常要选择人口稀疏的地区种植,能够获得更好的生长效果。种子播撒之前要进行有效处理,确保种子的活性并且做好消毒工作,避免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问题,且能增强幼苗的抗旱能力。
1.3 清理技术
林业造林过程中,要想使林木的发芽率与成活率得到提升,那么就需要做好清理工作。清理技术可以使林木对当地的土壤条件更快的适应,如果当地条件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清理技术进行改善。清理技术主要是对土地中的杂草进行去除,能够使土壤的透气性以及保水能力增强,使得土壤的温度能够更加适宜,从而促进林木的发芽率与成活率。
1.4 补栽以及抚育技术
通常情况下,进行林业造林时,需要持续半个月左右,当造林结束后,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明目的生长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查,如果出现幼苗未发芽,那么要立即将幼苗或栽种的种子去除,重新进行补栽工作。保证树木幼苗稳定生长的另一重要举措是进行幼苗抚育管理。在幼苗生长过程中要及时的进行浇水,灌溉浇水量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科学的制定,当幼苗发芽后的一个月需要对周围的杂草进行去除,并进行幼苗抚育,保证幼苗生长的区域内没有杂草。在之后的每年需要进行两次的除草工作,同时施加肥料,控制好病虫害问题。对幼苗进行抚育,一般在发芽后的三天就开始进行,需要对原有土壤进行延伸,并覆盖一层新土,这样可以使屏幕生长更加健康稳定。
2 林业保护措施
2.1 完善林业资源保护的管理制度
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当中,林业是重要的主体,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人们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林业资源可再生性特征非常突出,但是其生长周期较长,因此应给予林业生态效益充分的重视,有效确保生态平衡。政府部门必须出台较为完善的林业管理制度,避免林业开采过程当中违规作业,对奖惩制度合理设立,严惩违法开采林业资源的行为,达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良好效果,有效完善规章制度。同时,认真落实林业资源的科学配置,严格控制损耗问题,合理调整林业结构,使林业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创造更大的效益。
2.2 提升有关人员的专业素质
依照当前国内林业从业工作人员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很多工作人员素质能力亟待提升,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重视林业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使其专业技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林业工作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工作当中,使林业种植水平获得更好的发展。政府部门要加强和高校合作,引进专业人才,不断扩充林业从业人员队伍,使其林业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获得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林业保护意识,为林业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注重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
在林业发展过程当中,过度消耗林业资源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森林资源发展过程当中。如森林火灾发生时会使得大面积的森林资源遭受破坏,对生态系统破坏性也非常巨大,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所以在保护林业过程当中,必须要认真落实防火工作,进一步提高森林防火工作水平,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扩大森林防火宣传,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将防火措施充分落到实处。林业部门在森林防火的过程当中,应当构建消防站和隔离带,将各项防火措施认真落到实处,定期开展防火演练,提高防火应对能力,避免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峻,也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产生活。为了维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林业资源势在必行。在之后的林业资源的建设中,工作人员应该科学系统地选择幼苗、因地制宜地选择树木的种类,增强每个人保护林业资源的意识,并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这样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循环利用,造福全人类。
参考文献:
[1]赵红霞.浅谈林业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J].种子科技,2020,38(21):73-74.
[2]张唯佳.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20.
[3]李思勤.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4]姜兴艳.湖南楠木次生林林分收获表与结构优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