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振兴农村工艺美术工业的现实作用
1.1工艺美术产业对乡村文化的复兴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是几千年来农业文明的缩影,当下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寻根,以及新乡村精神价值的重塑。所谓寻根,就是从传统乡村文化母体中探寻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主要包括留住乡愁、呵护历史记忆、尊重民俗信仰、培育乡土情怀等,而新乡村精神的价值重塑,则主要体现在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恢复传统手工艺、发掘乡村工艺美术的文化创造力等。其中,乡村工艺美术作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不仅蕴含着乡村朴素的审美观念、民俗习惯等文化特征,同时还包括材料运用、工艺技巧等非物质的技术内容。
1.2提升从业人员的幸福感及社会民生价值
工艺美术产业因其特有的乡土特征,属于典型的扶贫产业,具有就业地点灵活、从业门榄低、技术操作相对简单等特点,是对劳动者有着极大宽容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是脱贫助困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民生产业,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增加农民收入,繁荣乡村经济。各级各地政府积极落实总书记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乡村振兴计划,把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稳步推进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激发农户的内生动力,提升了他们的收入,达到脱贫的目标,切实提高了从业者的幸福感,极具社会民生价值。
2制定实施工艺美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2.1强化市场经营,创造新的营销平台
首先,找准市场定位,建设现代立体营销体系。由于乡村工艺美术门类繁多,工艺复杂程度及价格高低不同,因此其消费市场具有多样性及多层次性,需根据国内外消费群体的年龄结构、审美特征、消费能力,分层次精准把握产品的市场定位,营销目标要具体化,以促进销售。
其次,要构建全产品认定识别体系,打造产品鉴定、仲裁、公证等市场服务体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高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再次,利用会展中心、机场、车站等搭建工艺美术专业的展销平台,定期举办农村手工艺展销会。
最后,结合互联网时代特征,充分利用淘宝、京东、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讲好工艺美术的文化故事,做好传统技艺的时尚拓展,采取网络直播带货等销售形式促进市场消费。
2.2健全政策和规章,提升资金投入的力度
首先,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改善政策环境。学习并借鉴国外关于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优秀做法,将国内工艺美术技艺复兴及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总体布局中统筹管理,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一系列支持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将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就业创业等惠农政策落实到乡村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其发展的政策环境。
其次,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单独设置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推动工艺美术产业化进程,要坚持市场化运作,以生产经营者为主、政府扶持为辅。例如,对于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社会效益大的草编等工艺门类,县、乡级政府要通过各级扶贫资金,残联、妇联创业基金等,找准产业结合点给予资金支持。对于吸纳农村贫困人口较多的工艺美术企业,要推动银企合作,探索建立便捷的融资及信用担保机制,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并给予税收优惠。同时鼓励工艺美术龙头企业上市融资,探索利用市场资本推动工艺美术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2.3探索特色小镇和特色乡村建设,形成“全域旅游”观念
首先,打造工艺美术特色小镇、特色乡村。特色小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工艺美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这与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定位、旅游功能、社区特征、文化内涵相吻合。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工艺美术资源分布,结合旅游业开发,打造一批诸如陶瓷小镇、木雕小镇、刺绣小镇等特色小镇,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其次,树立全域旅游的理念,找准区域内工艺美术特色小镇、特色乡村源流属性的关联性,抓住这类相近的工艺美术元素并串联为特色旅游线路,力争形成全域的旅游格局,满足人们乡村文旅的全方位需求。
最后,利用好乡村工艺美术的差异化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工艺美术特色乡村发展规划,力争形成“一村一品”,并以点带面做到区、镇、村工艺美术旅游资源优势互补,提高乡村文旅的整体发展水平。
2.4强化创新,打造品牌
首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名牌产品。工艺美术属于一种造型艺术,要鼓励工艺美术从业者、企业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加强产品创新力度。首先,利用先进的设计软件提升产品的设计水平,开发具有现代风格、符合当下审美需求的作品。其次,在保留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情况下,勇于使用新技术、运用新材料、探索新工艺,以创新为支撑,加强工艺美术产品时尚化路径研究和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培育名牌产品。
其次,积极树立品牌意识,培育企业品牌。在工艺美术资源雄厚的地域,建设“农村手工艺”服务站,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及就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着重扶持县区、乡镇龙头企业及龙头品牌,鼓励高水平企业争创国内外知名品牌。
最后,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区域品牌。地方政府要把名牌产品打造与企业品牌建设相结合,以共享品牌为基础,整合文化资源,协调区域发展,通过重大项目带动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区域品牌。
2.5提高工艺美术现有传承人的保护,健全工艺美术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加强工艺美术现有传承人的保护。对技艺精湛,在乡村扶贫、乡村振兴领域具有卓越贡献的工艺美术传承人,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待遇,使其产生使命感、责任感,鼓励他们破除家族传承旧俗,以各类形式面向社会开班收徒,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艺美术产业之中。
其次,完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梯队。首先,加强基础教育领域传统文化的宣教,将工艺美术课程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课堂,使其对工艺美术产生兴趣。其次,高校及各类技工学校开展校地合作的工艺美术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成立“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设工艺美术专业,培养集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于一身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
3结束语
综上述,工艺美术是一种集生产生活、艺术审美等于一体的活态文化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并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土地产出效能低、公共配套服务差、文化教育活动少,加之城市化进程快等诸多原因,农村人口、人才流失严重,导致乡村文化、传统工艺美术呈现空心化趋势。
参考文献
[1]李海珍,李龙旺.新时代背景下工艺美术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1):1-2.
[2].弘扬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N].贵州民族报,2019-03-21(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