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可以在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源,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建筑施工的周期长且十分复杂,企业应该掌握动态控制的原则,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合理设置方案,保证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1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原则
1.1 全周期控制原则
全周期控制原则就是建筑工程从开始到竣工的整个过程全周期的总造价管控,从事造价的工作人员根据工程各阶段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遵循造价最小化原则,对造价的动态管理进行科学的指导,为建筑工程的决策、设计方案的正确制订提供保障。
1.2 全过程控制原则
全过程控制原则是指对整个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的造价监督与管理,即对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竣工结算等建设阶段费用的检查与评估,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科学的监督管理办法,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
1.3 全要素控制原则
全要素控制原则在造价控制的基础上,也要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尤其是在建筑的施工阶段,占用绝大多数的资金,此时实行全要素控制更为重要,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动态化的造价控制。
1.4 全方位控制原则
全方位控制原则就是针对建设过程中资源的管控,针对建筑工程需要使用的工料机进行全方位的管控,如材料的市场价格浮动、机械的租赁价格变化、人力资源等,针对这部分需要耗费的资金展开动态造价管控。
2 建筑工程动态管理的整个过程
2.1 决策阶段动态造价管理
决策阶段的动态造价控制主要是对投资估算的管控,将整个决策阶段分为建议书阶段、初步科学设计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等几个子阶段,进行针对的造价动态管理,保证这个阶段整体的估算误差不超过百分之十。这一阶段的动态控制主要是对项目材料、设备价格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行控制,进行估算的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指标估算法、显著性成本理论、系数估算等方法为动态控制提供依据。
2.2 设计阶段动态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的动态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设计方案决定着施工阶段的资金使用,在这一阶段进行动态控制的目的就是防止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防止施工图预算超出设计概算,如果出现超出,则需修改设计,进行设计优化。这一阶段的动态控制要点,就是确定工程的投资额度,利用价值工程分配投资限额,编制和审查施工图预算。
2.3 施工阶段动态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涉及到材料使用与机械运作,需要大量的投入资金,同时也有一些工程变更带来变化,是造价动态控制的关键阶段。首先就是材料价格的控制,材料价格会根据市场的价格浮动,风险较大,造价控制也比较困难。造价管理人员在制定这部分预算之前,应该充分了解材料市场的价格的情况,在进行材料采购时,要避免材料的高峰期采购,可以在材料价格低时购入存储,企业也可以与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尽量提高购入材料的性价比,为企业节约造价成本。在这一阶段,造价管理人员一定要谨慎细致,对各类支出严格审核,确保工料机得到有效的动态管控。
其次就是面对工程变更的造价动态控制,由于工程变更原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价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行为和不可预见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在施工前,就需要对工程的变更和索赔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一旦发生工程变更,可以保证按照规范的程序采取应对措施。想要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也需要技术人员和监理的共同协作,加强对隐蔽工程的管理,对施工全程进行记录,并妥善做好有关施工变更的签证工作。加强签证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不必要的施工变更。
2.6 竣工阶段动态造价管理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涉及了大量的结算审核工作,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造价机构人员进行结算工作,同时,也应安排企业的会计人员监督、协作,确保结算工作的完成质量。很多建筑工程在竣工结算阶段都忙于竣工,而疏忽了造价管理的工作,最终导致结算超预算的情况。所以,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也不能疏忽,在选择造价机构时,要仔细审查机构资质和企业信用情况,择优选取,安排企业的会计人员协作,也可以增强机构造价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审计工作质量。企业还应对建筑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可根据建筑合同进行逐项审核,确保对造价管理的全面推进。
3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现状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是企业控制成本的关键,现阶段建筑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在承接项目时自身资金也不充足,所以做好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十分必要,一旦造价失控,出现“三超”现象,会给企业利润带来很大冲击,特别是如果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不到位,甚至会导致资金链断裂,工程不能按时完工。目前很多企业对造价管理工作没有高度的重视,造价管理人员缺乏经验,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管理效果不理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企业的造价管理工作没有真正落实,流于形式,这都是我们未来造价管理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科学的造价动态管理工作不是一味的压低成本,而是在兼顾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情况下进行造价管理,充分利用资源,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我国的造价管理工作目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4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强化对策
4.1 加强重视程度
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视程度,也要为造价管理人员提供政策、资金、管理方面的支出,保证造价动态管理的有效落实。同时,企业应当加大对造价动态管理的宣传力度,在企业内部营造全员支持和配合造价动态管理的氛围,为实施造价动态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4.2 完善管理体系
造价管理人员应当掌握扎实的造价动态控制理论,结合项目特殊性和建筑市场行情对造价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企业也应结合项目建设经验、造价控制经验编制造价动态管理相关指导文件,对造价动态控制的环节、对象、影响因素等进行梳理、总结,为造价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4.3 提高造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造价管理人员应当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类专业软件,提高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同时也要积极学习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也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定期对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进行培训考核,保障造价动态管理的实行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化控制可以有效的强化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目前企业对造价动态管理重视程度不足,还存在造价管理制度不够规范,造价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需要日后不断改正。建筑企业应当从项目实际出发进行全面规划,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不断提升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惠琴.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四川建材,2019,45(2):225-227.
[2]俞波.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动态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1):127-128.
[3]王锦.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探讨[J].幸福生活指南,2020(9):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