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仁推进郴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根据《安仁县建设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20年实施方案》,安仁县列入全市创新示范区2020年重点项目共22个,其中农业项目10个,占比45.5%;2020年全市第一批拟安排立项和实施的重点项目中,安仁新增项目1个,农业项目1个,占比100%,体现了安仁农业的传统地位、重要地位。目前,主要项目推进有序,完成情况较好。
四大百亿产业扩面增养成效明显。柑橘产业:全县目前有柑橘面积5.8万亩,2019年产柑橘3.1万吨,产值5亿元左右。规划每年新增柑橘面积2千亩。茶叶产业:目前全县有茶园面积6600亩,年产绿茶610吨,产值1.6亿元。食用菌产业:安仁蔬菜产业重点发展食用菌和特色蔬菜。而食用菌产业工作重点又是提质上档,装备先进设施,减少劳动力成本,增加食用菌行业的利润空间。生猪产业:全县目前存栏15.87万头,其中存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154个,预计全年生猪出栏可达40万头。
二、安仁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与短板
一是产业基础实。近年来,安仁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斐然。中药材、优质稻、食用菌、水果、烤烟、茶叶、油菜、油茶等传统产业种植面积扩大,栽培水平提高,基地建设成绩斐然,特别是中药材、优质稻。二是政策支撑强。近年来,安仁县先后出台了《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安仁县中草(医)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药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关于加快中药材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安仁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等政策文件,起草了《打造四大产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安仁)供应基地工作方案》,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三是发展来势好。安仁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采取各种措施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共2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带动农户5.2万户,安排农村就业人员5577人,人均增收8000元。
当然,安仁农业特色产业目前还存在不少短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规模不大。全县280多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大部分是家庭式手工作坊式,上规模的仅19家,多数龙头企业竞争能力弱,抵御风险能力低,规模较小,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少,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带动农户发展的动力不足。同时,品牌和区域影响力不够强,知名度不够高。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尽管各级财政近年来不断增加资金扶持力度,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但县本级财政薄弱,对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农田水利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一些好的产业项目,因资金缺乏而无法启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如奎源农业前期投入6000万元,后期基础设施、加工厂房建设所需的5000万元还没有很好解决。三是企业效益不稳。农业产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企业主不愿投入过多资金。生平米业因受订单农业的影响,效益波动较大,2008年至2018年生平1号都是市场价高于订单价,如2018年生平1号订单保底收购价145元/百斤,市场收购价150-158元/百斤,粮贩子见有利可图抢着收购,订单农户到处送,履约率只有61%;2019年生平1号订单保底收购价145元/百斤,市场收购价120-130元/百斤, 履约率达到100%;每吨亏损300余元,预计收购2.7万吨,加上退种子押金324万元,2019年预计亏损1100万元。
三、创新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安仁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一要求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行动方向,确立了基本遵循。发展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使命,也是当前全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建设重点之一。作为农业大县,安仁要抢抓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机遇,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抓创新、促转型,推动全县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一要发挥基础优势,抓住两个重点。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出台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按照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产业兴旺是首位。我们要抓住乡村振兴新一轮机遇,筛选我县优势农业产业挤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赢得发展先机。要加强产业规划,强化基地建设。主要是规划引导好优势产业基地建设,明确我县农业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任务,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围绕 “优质粮油工程”和“枳壳全产业链开发”这两个示范区建设重点,一是抓好优质稻的生产,以灵官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为契机,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争取年发展优质稻达15万亩以上;二是抓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争取每年新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2千亩以上。同时,抓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工作,开发优质水果新品种。围绕我县九大农业产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加强基地建设,扩大主导产业的规模和比重,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大镇、产业大村、产业大户,带动农民稳定增收。
二要围绕产业特色,努力打造品牌。强化引领,要把我县中药材、优质稻、食用菌、水果、烤烟、牲猪、茶叶、油菜、油茶9大农业传统产业分清主次轻重,集中力量,整合资源,重点发展优质稻、中药材、水果等重点产业,力争用3-5年时间打造出3-5个安仁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品牌。积极指导农业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农民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鼓励支持企业争创驰名商标;要握紧拳头,整合打造品牌,同类产品可按同一技术标准和工序生产、包装,共享品牌价值;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的认定和标识认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加强疫病防控,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和原产地标记制度,使我县农产品成为经得起市场检验、让群众放心的产品。
三要积极招商引资,着力补链强链。立足我县现有农业产业特色 ,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围绕优质稻、中药材、水果、食用菌等优势产业,瞄准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着力引进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扩大产业化规模。重点支持生平米业高档优质稻开发、仓储建设和借壳上市,鑫亮粮油10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奎源农业枳壳深加工项目建设,神乐生态庄园和丰金农业园生态旅游综合体建设,金紫仙康养特色小镇建设,拉长我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