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的综合性、应用性特点比较突出,大多数学生学习地理时都觉得难。其实只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抓住地理教材、图册等中的“图”就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构建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从而高效学习地理。
一、营造良好的读图环境
营造良好的读图环境,为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必要前提。所以,对于初中地理教师而言,务必要重视于此,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图环境。一方面教师可在走廊或是教室内张贴关于地图的图像,让学生能够在教室中或是走廊中随时能够观看到地理地图,并在观看地图的过程中让想象漫游,领略各地的风土民情以及思考各地的热点新闻。另一方面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开展地理小游戏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理解与掌握地理知识,以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做到“心中有图”,这样学生在观看地理图像的过程中就会感到熟悉,想要去了解地图之中的内容,如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感,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做好积极的辅助。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地理小游戏的过程中,应结合于诸多因素,如地理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地理小游戏与教学目标及需求之间的符合程度等,唯有切实满足于上述要求,才更能够发挥出地理小游戏的作用,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读图环境。例如,在学习《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一课时,教师则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图环境,针对本节课内容,教师可为学生选择出最为适宜的地理小游戏,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切实获取到地图上的信息,如教师可在每个游戏关卡中均设置获取地图信息的内容,而学生若想获得游戏的胜利,那么则需做到准确性获取信息,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势必会获得提高,不但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能够提高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二、设计教学环节,吸引兴趣
在初步接触地图时,许多学生往往因为地图线条复杂,文字字号偏小等因素,对地图产生厌恶感并敬而远之。此时教师应该学会如何激发学生对于地图解读的兴趣。首先,应学会对复杂的地图进行拆解,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寻找地理要素,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和偷懒心理,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读图当中,而非望而却步。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设计读图教学,比如在课程导入中添加学生喜欢的因素,延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或者利用多媒体动态展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成过程,或者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区域特征,在植被地图或水系地图中寻找对应点。教师要有效运用直观的教学方式,捕捉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将学生的思维顺利牵引到教学当中。
比如,在学习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美国”一节时,由于学生对其他国家了解较少,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地阅读地图。首先,教师可以以新颖的方式导入课程,比如为学生介绍美国西部著名的50号公路,或为学生介绍美国东部沿海岸线分布的各个著名城市,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对美国区域位置、领土范围、海陆位置及邻国位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设计翻转课堂,让学生课前预习和搜集资料,然后在讲台上以“小老师”的身份为其他同学进行地图解读。或开设专门的分享课程,方便学生相互沟通,相互探讨,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了解。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发展学生读图能力和学习兴趣的过程,为学生学好地理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三、有效激励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有效的激励方法能够激发学生读图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首先,老师要树立多表扬、多引导的地理教学思想,在教学中通过表扬鼓励学生参与教学,通过引导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果。例如,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实践中的成绩、行为进行表扬,从而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地理学习习惯,在地理教学参与中不断提高读图能力。
其次,老师要鼓励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丰富地理学习途径,激发学生有效读图。例如,在了解我国周边国家的学习中,学生读图中提到了一些历史知识,例如朝鲜半岛由商朝遗民建立,商朝的都城名为朝歌,于是为朝鲜命名朝鲜,一方面纪念故都,另一方面朝鲜的太阳比朝歌早升起。朝鲜在我国东北部,根据地球的自转特点,太阳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老师结合图让学生理解朝鲜的太阳为什么比中原地区的太阳升起的早,进而激励学生多读图、多思考、多联想,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读图能力。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读图能力
在当前许多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均已然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这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也是一样,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也十分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这主要体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地理教学之中的理论知识以声音、图像或者动画等形式加以处理,进而则能够将抽象性、刻板性的图像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图像内容,这样则能够促进初中生对于地理图像的形象性、直观性理解,也利于进一步燃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同时也利于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除此之外,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利于促进初中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视频放映功能,提前为学生布置好自主学习的任务,然后可让学生通过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地理图像等,深化理解相关的地理原理、概念以及切实掌握地理知识等,这样不但利于锻炼初中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也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地理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在进行火山或是地震等地质灾害方面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则可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放映功能,为学生放映出关于火山和地震的相关图像,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火山或是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实际情况,而后再让学生根据地图中的内容去充分学习此方面的知识,这样则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成效,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水平。
结语:
初中地理教学知识点多,学习内容复杂,读图有效地降低了地理学习的难度,使学生通过丰富的“图”来学习地理,认知地理知识,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在学生读图能力培养上老师要坚持教学中图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读图兴趣、读图能力,并在实践激励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地理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翁文静. 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20, 000(001):106.
[2] 曲婷婷. 加强学生识图能力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效果[J]. 文存阅刊, 2020, 000(003):77.
[3] 张玲. 初中地理教学中识图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 2020, 000(002):225.
[4] 蔡再穴. 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J]. 读与写(教师), 2020, 000(006):P.0207-0207,0209.
[5] 廖舒婷.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3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