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可利用的水资源相对较少,随之而来的是水利的建设出现较早,从大禹治水,都江堰的建立,三峡工程的假设,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为其不断地做努力劳动。近代以来,我国各地实施建立的水利工程规模和数量在不断地增大,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忽视的破坏,因而如何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谨严客观的评测分析手段,不仅能够全面地对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评估,并还能及时有效地提出合理的防治、整改方法和对策等。因此,对于水利工程而言,科学严谨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在其实施建设的全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又称水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环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水是自然界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在人们的生存发展中不可或缺,但其天然存在的状态和数量并不完全能够符合人们的需要,所以合理的分配利用和适当的调节改造是十分有必要的。
修建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要,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整合的重要表现,引导着现代社会建设逐步走向可持续性建设和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着十分复杂的特性,实施建设之前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工程进行中,若任一部分出现问题进而会导致对整个工程系统的进行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有可能造成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以及对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污染影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应放在工程质量的把握工作之上,同时还需做好水利工程建设与周边环境的适应性分析工作,最终向着生态建设和可持续稳步发展。
二、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一项水利工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存在于方方面面,但同样的环境也会对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则是视其的规模、特征和地理位置而定。水利工程对工程的影响可分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水利工程的建设在防洪、抗旱、发电、供水、航运等过程发挥了十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工程的建设会对其周围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系统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破坏和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周围气候环境差异扩大,导致气温升高或降雨量减少等;其也会影响河流的水位,破坏水文环境等;而且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水土流失、河床崩塌等影响地质的承受力,从而引发地质灾害等;并且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以及其他影响等。工程建设完成之后,与之前相比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环境因子,而且这些因子会逐渐融入环境进而转化成为全新的环境系统,从而会导致更多不可控的因素和后果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就体现出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效的把握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从而做出相应的减缓和预防对策通过。而且,还可以根据评价分析来对水利工程引导,使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实现既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同时也能够满足人民的需求。
三、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旨在有效控制环境影响,减少建设项目环境污染和影响,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制度。或者说,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计划或项目建设进行过程中或之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展开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轻或预防不利环境影响的措施手段,最后实施跟踪监测的方法和环境保护制度。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是保障现代水力资源应用和自然环境保护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对于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之后不仅会影响工程,还会影响整个地区的长期稳定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自然资源,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并根据工程技术、环境、经济指标合理选择建设计划,进而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对策,大大减少项目建设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四、水利工程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
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中都需要做好对生态环境进行相对的适应性分析工作,重点调查污染源和污染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同时对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综合监测。环境影响评价需对建设项目针对其工程特性和污染特征客观分析预测项目建成后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范围和程度,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区域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最后通过评价分析提出更加详细合适的工程方案,以此来有效减少项目建设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为项目选址、空间布局、方案制定和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法律强制性、政策严肃性、内容针对性、方法科学性和工作公正性等特点,可以从环境的角度作为工程建设可行性的科学论据,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此外,环境影响评价在水资源建设中通过事前评价、后续措施、总结等功能,对水利工程情况进行系统性的评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全面的客观分析,有效控制或减缓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尽可能地减少减缓环境的破坏或改变,最大程度上地保护自然的原始生态环境,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降到最低。
五、结论
水利工程是一项涉及到多方面的复杂而繁冗的工程, 工程项目的各阶段和全过程中都和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着。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兴建在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同事也基本满足了人民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许多破坏、改变或者影响。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来言,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一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工程项目建设需要与环境保护统一协调实施,从项目规划之初就要开始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实施全过程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强环境管理工作的同事做好综合规划,并落实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据环境的影响评价分析调整工程的建设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而有效地采取有利于环境的措施,减少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科学实现环境保护的同时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重提升。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更加应当加以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价的方法运用,从而达成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共存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宇.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08),11-12
【2】李志刚.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环境影响评价探究[J].居舍,2019(34),85
【3】邹书郇,刘思韬.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09),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