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中,应做到与时俱进,注重改革创新,确保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达成提供动力。要完善改革发展体系,明确创新发展思路,切实发挥各地区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做好统筹规划,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发乡村旅游、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时也要注重农村综合改革,这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使乡村地区能够快速适应新时期发展形势。
1.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
1.1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加明显,要想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则应注重乡村振兴,将其作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工程,确保能够形成相对完整经济链,能够带动各地区经济发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可带动各产业的创新发展,切实发挥了其在乡村振兴中的载体作用,可推动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建设。由此可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应将载体功能充分体现出来,与其他产业领域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乡村振兴工程的多样化建设,从而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1.2乡村振兴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县域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经济作为一产经济,还存在发展动能不足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可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并实现对各类产业结果的有效协调,从而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对农业发展的正确引领。可将现代化发展理念融入其中,将不同领域经济建设融合在一起,扩大产业链规模,为农业经济来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县域经济得到了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使其能够良好条件下实现持续发展。
2.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
2.1注重乡村旅游业的开发与建设
2.1.1建设多种乡村旅游项目
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元素比较多,注重对乡村旅游产业合理开发,将其作为乡村产业中的一种重要产业形式,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作为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在这种发展形势下,注重乡村旅游业的建设,能够打造特色经济,也能够实现乡村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实际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先要进行资源的有机整合,设计合理的旅游方案,将当地的文化特色、自然风光和乡村魅力充分展示出来,实现乡村旅游项目的良好建设。
2.1.2建立乡村旅游新模式
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时,也应将乡村资源将景区特色资源中进行展示,建立旅游新模式,让游客在乡村能够拥有不同的感受,有利于带动乡村其他产业发展。还可以将乡村旅游与林农业相结合,形成多样化的旅游模式,确保能够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整体的服务水平,这对盘活乡村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要充分挖掘县域经济发展中各类资源,展现乡村旅游亮点,为县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2.2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2.1提高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农业是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社会现代化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在当前发展背景下,应注重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建设,将现代化理念融入其中,加强农业科技建设,提高农业装备水平,立足于区域发展实际,建立农业发展型模式,通过现代经营管理制度体系的更新与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在此期间还应注重科技创新,切实发挥现代科技在农业发展建设中的作用,将其转化为农业建设成果,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应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合理运用,将其与农业发展相结合,注重技术推广和信息共享,以推动农业的精准化发展。
2.2.2做好农业与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依托县域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一、二、三产融合,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通过产业化、企业化、园区化、产业集群、产业链等路径,形成全新的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农户、合作社、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2.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深化县域农村综合改革,有效释放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资产保值、增值的实现途径。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农民住房保障新机制、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搭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产权流转市场体系,增强产权的流动性,有效整合农村经济资源。改革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加快城乡发展规划、产业经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户籍管理一体化建设,破除城乡一体化发展壁垒,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全面分析村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状况、历史传统、人文底蕴,实施村庄规划,优化村庄布局,分类建设发展。
综上所述,推进乡村振兴可促进社会经济的深化改革与发展,构建乡村发展新模式,为小康社会的良好构建奠定基础,对县域经济的持续、创新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要想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则应改变传统思想,在绿色型、旅游型、多产业型发展中,盘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将县域经济打造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迈进的坚实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宝荣.论如何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J].山西农经,2020(12):9-10.
[2]李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J].中国外资,2022(0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