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功能障碍、下肢肿胀等,同时可以带来血栓脱落导致的肺动脉栓塞、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呼吸困难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该病临床发病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关键[2]。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有效等优势。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静脉造影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静脉造影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31岁~72岁,平均年龄(53.9±6.4)岁。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为33岁~74岁,平均年龄为(54.3±6.9)岁。两组间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
纳入:(1)患者临床上静脉造影确诊为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上以下肢疼痛、肿胀、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2)患者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愿意承担相关风险。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2)合并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3)妊娠期女性患者;(4)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纳入对象均由同一位超声科医生采用相同的超声检查仪器进行进程,检查时患者采取平卧位,依次检查患者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腓静脉、胫前静脉等,测量深静脉管径大小。测量下肢股总静脉血流情况,进行常规的加压试验、乏氏试验等检查。根据患者水肿情况和肥胖情况灵活调整探头频率。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两组血管内径及股总静脉血流情况。
1.5 统计方法
SPSS21.0软件分析,以x±s、率分别表示计量、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血管内径结果对比
研究组血管内径股总静脉内径、股浅静脉内径、腓静脉内径、胫前静脉近端内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血管内径结果对比[x±s,mm]
2.2两组股总静脉血流情况对比
研究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两组血流情况对比[x±s]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血管疾病,多因长期卧床、外伤、肿瘤压迫等引起,虽然血液凝结为主要发病机制,但具体发病机制不甚清楚。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进一步导致色素沉着、水肿、瘀滞性溃疡,严重者由于血栓脱落可以进一步导致其他器官栓塞并发症。早期诊断并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X线静脉造影虽然是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金标准,然而具有一定的放射损害,对于孕妇、碘过敏等患者的使用明显受到限制。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操作便捷、经济、可重复性高,可以清晰显示血流情况、管腔狭窄程度。本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结果表明研究组血管内径股总静脉内径、股浅静脉内径、腓静脉内径、胫前静脉内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具有明显的特点,包括急性期血栓形成部位静脉管径出现一定程度的扩张,而慢性期则回缩后超声测量无明显扩张,密集回声低回声逐渐增强充填静脉管腔。探头加压扩大的静脉管腔时无法完全压瘪。管腔中细条状血流信号,出现阻塞时局部断流因而呈现弱血流信号或无血流信号。周诗力,欧阳征仁[3]的研究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可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综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高,管径扩张和彩色血流信号数据差异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许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作用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2):57-58.
[2]姜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价值及相关诊断方法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9,32(21):166-168.
[3]周诗力,欧阳征仁.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10):2180-2181+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