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建筑室内环境的检测质量关乎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需要建筑人员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建筑室内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依照国家规定标准严格检测,其中还有室内空气标准、有毒物质检测等等,以便通过标准性的检测不断创新、改进检测结果,同时,需不断强化建筑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优选最佳的检测方式,规范检测设备,以此来提升建筑室内环境检测结果的精准,从而最大限度确保人们的居住环境安全。
一、建筑室内环境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1.1人为因素
就建筑检测人员而言,是建筑室内环境检测的核心主体,直接影响着检测结果的质量。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随之在室内环境检测的工作中也涉及许多新的影响因素。而使得部分检测机构,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大肆拓展市场,不重视检测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甚至一些所谓的非专业检测人员对检测流程并不熟悉,使得现有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及检测知识无法适时更新迭代,检测技能也无法在实践过程中有效应用。之外,一些检测人员为了完成任务量,检测态度极其敷衍,使得检测结果往往差强人意,精准度不高,质量堪忧[1]。
1.2检测方式因素
建筑室内环境检测的各个环节均需严格把控,采用合理的检测方式进行检测,所以,检测人员所运用的检测技术关乎着室内环境质量的检测结果,至关重要。但是通常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经常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如单一的抽样检测,不能确保未抽样检测的精准合格;没有全面性的检测到位;如果样品采集没有严格依照标准及规定,直接会影响试验的分析结果,同时,一些检测机构为了经济效益,凭借非法方式将检测报告官方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筑室内环境检测的质量和效果。
1.3设备因素
在建筑环境检测期间,检测设备的标准度也直接影响室内环境检测的结果,其中,常用的检测设备有温度计、大气采样仪、天平等。设备的质量直接决定室内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如检测人员使用的天平不精确,那么在检测的时候一定会产生误差,哪怕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较高,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检测结果,不仅会影响检测工作,还可能会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2]。
二、建筑室内环境检测结果的应对策略
2.1加强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
就检测机构而言,加强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重中之重,在培训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强化检测人员的技能素养、检测规范,从而使得建筑室内环境检测做的效率和质量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所以,企业都在组织各种各样的培训,如定期开展技能培训,邀请专业的检测大咖开展交流探讨,对于优秀人员,给予更多的提升技能、进修、学习晋升的机会和空间,以此来提升检测人员的综合技能,同时也可将检测人员的培训结果及专业化水平纳入绩效考核之内,从而能够让检测人员自发、主动的参与各项专业培训,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致力于打造专业化的检测队伍。并且,在基本的检测环节,一定要做到全方位的检测,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此外,对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也需不断的强化和培养,确保检测人员能够积极、认真的对待本职工作,从而将建筑室内环境质量检测顺利推进,检测质量及结果的高度精准。
2.2优选最佳的检测方式
在开展室内环境检测期间,应将事先制定的检测方案及方式优化调整,最大限度确保检测方式的合理、科学。特别是甲苯检测,其中常用的是气相色谱检测方式,的方式分为内标和外标,一旦使用方式不合理,将会严重影响检测质量的精准性。因此,在建筑室内环境实际的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需严格把控各个环节;又如检测甲醛,也是建筑室内环境检测的核心关键,通常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甲醛检测吸收法均是常用的检测方式,而此时检测人员需结合建筑室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最佳的检测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检测工作的效率,还能最大限度确保检测质量的精准无误。除此之外,还需注重样品采集管理,需严格依照规范及标准及时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如果样品过了规定保存期限,一定会被氧化,进而影响检测质量,所以,在建筑室内环境检测的过程中需严格把控最佳的检测时间,也是保障检测质量及结果的重要途径[3]。
2.3强化检测设备质量
在建筑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前期,检测人员需对检测制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便确保检测设备的质量达标、性能稳定,并根据检测建筑室内的施工情况,采用调查、统计的方式,提前列出检测设备的清单及维护标准,调试检查并排除设备故障。此外,未来的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需将自身职能及优势发挥到最大化,确保检测工作的合格标准。在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需严格依照仪器设备的相关规定及要求,及时清洗处理,并将检测设备放置指定位置,安全保存,防止因保存不当而出现损坏,也会影响检测的精准度。最后,检测人员需合理把控建筑室内的检测环境,其中包含气压、湿度、温度等,进一步确保检测质量的精准和检测工作的顺利推进[4]。
三、结语
总的来说,建筑室内环境检测至关重要,关乎着人们正常居住的环境及生活安全,所以,检测机构需最大限度确保其质量精准无误。全面了解建筑室内环境检测的影响因素,采取专业性的解决对策,逐步强化检测设备质量,优选最佳的检测方式,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做好室内绿化、防止空气污染等等,尽可能将室内环境的污染成分及损害降到最低,从而最大限度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及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翠桦.我国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检测的发展现状[J].中华建设,2021(08):114-115.
[2]陈敏.关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检测及对应措施的研究[J].门窗,2019(01):126-127.
[3]保斌.住宅室内环境污染物种类及检测[J].建材与装饰,2018(40):54-55.
[4]吴燕芝.结构噪声对室内噪声的影响及检测方法的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1(Z1):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