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分析
潘艳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潘艳红,. 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2022.4. DOI:10.12721/ccn.2022.157152.
摘要:
为了给予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以监测设备、实验条件、实验设备、实验方法、人员操作技术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讨论监测质量保证措施。另外,通过实验室监测分析,植入遥感监测技术,构建自动监控体系,达到加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目的。接下来的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中,可以结合这些措施及控制技术思想改善监测方案。
关键词: 环境监测;地表水;质量控制
DOI:10.12721/ccn.2022.157152
基金资助:

地表水环境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虽然我国已经开展了环境监测工作,但是监测质量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1]。为了给予此方面工作开展一定保障,为监测质量给予保证,是当前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要点[2]。与此同时,需要引进现代化操控技术,开发质量控制技术。目前,关于此部分内容的探究不够完善,本文尝试从多个监测工作内容出发,展开更为全面的探究。

一、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1、地表水环境监测设备的质量保证

监测设备作为地表水环境的监测工具,起到了监测结果精度保证的决定性作用。所以,设备的质量保证非常重要[3]。首先,需要根据环境监测需求,对设备参数要求进行分析,设定作业参数范围,在满足参数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比较低的设备。其次,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投入使用之前,对设备采取计量检定处理,通过校验保证监测设备作业有效性。最后,设备投入使用过程中,对其作业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如果发生异常,立即报修,同时该设备输出的监测结果将不会继续作为地表水环境管理的参考依据。

2、地表水环境监测实验设备、实验条件、实验方法的质量保证

实验监测作为环境监测的一种方式,目前在地表水环境监测中有所应用,为了给予监测工作开展一定质量保证,需要加强对实验设备选取的监管,同时保证实验条件满足监测需求,并优化实验监测方法。例如,对地表水铜含量的监测,实验中使用到电化学实验设备。为了保证实验监测质量,对设备的选取要求非常严格,以量程漂移、零点漂移、重复性、检出限等参数作为设备选择标准[4]。根据设备作业需求,为其搭建实验环境,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监测地表水样本中铜含量,从而为环境监测提供足够的质量保证。

3、地表水环境监测人员操作技术的质量保证

监测人员的操作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监测结果的精准度,为了保证监测质量,对其操作技术提出高标准要求。所有参加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之前,对其操作技术加以针对性的考核,按照工作分配不同,以其负责的岗位工作作为重点技术考核内容,并添加一些相关技术操作内容,考核通过的工作人员可以参加本监测项目,否则不予分配技术工作,而是分配一些对技术没有要求的任务,例如资料归档等。

二、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技术

1、基于实验室监测分析的质量控制技术

为了给予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足够的理论支撑,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技术,添加实验室监测环节成为了必然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实验室监测数据,排查部分环境问题,从而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因此,本文从实验室监测分析角度出发,提出一种监测质量控制技术。该项技术以实验操作技术、实验环境搭建、实验方法设计为要点,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对每个环节加强管控,展开单因素实验分析,从而快速找到环境问题,从而为监测质量的把控奠定基础。

2、基于遥感监测的质量控制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的控制,可以借助一些科学技术加以改善。遥感监测作为一种高质、高效、覆盖范围较大的监测技术,在很多领域已经有所应用,获取了较多研究成果。所以,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辅助工具,利用该项技术采集信息,对当前监测结果质量加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结论加以调整,从而达到控制监测质量的目的。例如,运用遥感监测技术拍摄地表水环境悬浮物浓度,得到浓度分布信息,如图1所示。

1740381914661.jpg 

图1 某地区地表水环境悬浮物浓度分布

根据悬浮物浓度分布结果,对环境监测结果加以判断,从而掌握监测架构设计方案及工作开展的不足,进行针对性改善,以达到控制监测质量的目的。

3、基于自动监控的质量控制技术

为了有效控制地表水监控质量,引入自动监控技术,开启全方位自动监测与控制,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为了更为全面的掌握地表水环境状况,采用节点监测法,根据监测地区特点,合理布设监测节点,采集环境信息,将此部分信息与参数标准范围进行对比,针对超出范围的节点环境问题,自动下达控制命令。如表1所示为自动监控系统信息采集与识别控制方案。

表1 自动监控系统信息采集与识别控制

1740381945986.jpg本自动监控装置通过汇总监测结果,下达区域内水质控制命令,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提供了保障。

总结

本文围绕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问题展开探究,从监测质量保证出发,从多个方面拟定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措施。另外,从监测技术角度出发,为了达到控制监测质量的目的,引入现代化科学技术,提出实验室监测分析、遥感监测、自动监控3项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并概述技术应用方法,希望对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段茂庆,杜霞,彭文启,张士杰,姜翠玲,阎柳青,丁洋.特殊区域地表水环境背景值表征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1):5092-5104.

[2]吴季友,陈传忠,赵岑,文小明,于勇,胡天洋.关于“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支撑能力提升的思路与目标[J].中国环境监测,2020,36(6):1-4.

[3]雷晶,张虞,武亚凤,周羽化.6项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中钴、铬、钼、钛的不确定度分析及其在达标判定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监测,2020,36(6):150-160.

[4]吴丹,金小伟,朱红霞,许秀艳,解鑫,刘方,袁懋.地表水总磷测定中现场前处理方式及分析方法比对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20,36(4):123-13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