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经济与功能体系构建进程的不断深入,土地资源作为所有产业的根本,尽管在其资源总量极大,但我国人口基数同样较大,这使得人均占有土地的面积较少,很难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此,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便显得非常重要,而如何做好土地可持续管理工作,则需要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以便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充足资源。
一、落实土地可持续管理的必要性
站在可持续化发展角度来看,我国人口存有基数较大且增长速率较快的特征,其中土地资源作为决定生态环境优劣的要素,若是在管理利用方面与可持续理念相驳,则势必会对地域生态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使水土流失等问题加重,对地域居民的生命健康带来持久性的影响。故而,土地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工作理应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确保能够推动城市经济、功能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其次,受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目前城市资源不合理开发的现象也很频繁,特别是房地产滥造与耕地变卖等现象较为严重,不但会严重影响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工作,使得城市生态环境与交通体系的构建面临较多问题,同时也会使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难度与繁琐程度增加。而可持续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落实,则能够通过信息化平台的运用提供完善且稳定的监控渠道,以便使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与污染等问题被及时发觉,并给予适当的措施管控。
二、目前土地可持续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土地管理机制不完善
基于以往重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可知,我国在21世纪以前并未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给予足够重视,使得目前国内水土流失状况较严重,为使此类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直至近些年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提出了土地资源管理的要求,但从实际实施角度来看,土地管理机制因处于起步状态,使得其管理制度内容不完善且经验不足,因此土地可持续管理的实际效益并不明显,管理实施的执行力较差。
2. 土地资源监管不到位
随着城市经济与功能体系的持续构建,现代城市受人口密度与公共空间需求等因素影响,其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持续提升。在尚无完善管理机制的市场环境内,土地买卖问题较严重,并且绝大多数的土地资源使用率较低,这无疑使得土地资源浪费现象较常见。其次,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目前农村人口的流失状况较严重,这使得绝大部分的耕地资源荒废,并且受经济利益的诱惑,也有较多的农民存有变卖耕地的情况。
3. 土地污染问题难解决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质量也在不断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对林地、草地等非农业耕地保护不到位,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一方面是农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增加产出,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使土地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城市的废水、废气、废渣排入土地,对工业监管不力导致水污染、土地污染等,都是我国土地质量下降的原因。我国东北黑土地原为土质最好的的耕地,但也由于土地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原有的一米多深黑土,现再也只剩下表面一层,土地脆弱不堪,生态环境脆弱不堪。
三、土地可持续管理战略的实施对策
1.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在当前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工作中,需要采取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及行业等多种综合性手段来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同时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有效保证,确保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真正实现。在当前我国土地资源配置工作中,主要采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土地用途管理及土地市场调节等三种基本手段。其中首先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来提前土地资源管理配置和科学配置的节点,通过全面评估和科学对土地资源进行预测,并利用动态管理、常态监测及有效预警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设计,确保土地规划设计的多角度、多目标及动态性。在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需要对耕地及农业用地的配置和用途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有效的保证耕地的数量,确保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另外还需要充分的借助于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土地资源优化目标的实现。
2. 赋予持续发展能力
在当前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有科学的数据和信息给予有效的支持,从而为土地利用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还需要做好土地调查、评价、监测和统计工作,通过土地调查来更好的实现对土地基础数据的准确掌握,特别是要做好了土地覆盖和土地变更的调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工作的开展,确保更好的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还需要在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土地评价工作,特别是对于土地利用规划服务中的土地适宜性进行开展评价,这不仅能够为集约利用土地提供重要的支撑,而且还能够为土地市场的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还需要强化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监测工作,做好土地日常统计工作,实时对土地数据变化情况进行掌握,为土地各项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
3. 构建管理信息化系统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开始将信息化技术在土地管理工作中进行应用,这不仅有效的推动了土地管理信息化水平,而且土地信息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土地信息的利用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为土地管理可持续战略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 持续加强技术创新
当前我国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土地管理工作需要加快创新的力度,特别是需要在土地管理可持续战略实施过程中要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土地基础建设工作,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在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期间,管理人员需明确各类数据管控的要素与控制指标,确保土地资源数据的统计与管理高度集成,并做好各类新技术的调研工作,为技术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才能使土地资源管理的实际效益得到保障。
四、结语
可持续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既能够为城市土地管理工作提供更完善且便利的操作平台,通过管理机制的持续完善,使土地管理水准得以保障,同时凭借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便于推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进程,使土地资源管理水准得以优化。故而,在论述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问题期间,必须明确可持续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并将目标放在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上,以便使可持续土地资源管理水准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舒荣.关于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问题的探讨[J].祖国,2017(19):107-108.
[2]董维鹏.土地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6).
[3]崔彦东.实现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的措施探讨[J].城市地理,2018(8).
[4]杜太云.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的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