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就长江而言,这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同样也是世界上的第三大河。而长江河口就是咸水和淡水所交汇为位置,其具备着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与此同时,对于长江河口而言,因为其具备着很多特殊性质的生物特征以及重要的理化特征,以此构建了长江河口功能多样以及结构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但是因为长江河口的环境因子出现剧烈的变化,所以其生态环境的系统结构具有非常显著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而水利工程建设之后,就会对原来河流径流量的分配进行高边,并且与之相关的环境因子也会因此发生改变,而且还会使得海水水域以及长江河口附近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就水利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业展开分析,以此来长期的评价、跟踪以及监测长江河口的生态环境,进而为之后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一、水利工程对长江河口水体以及水质自净能力的作用和影响
农业和工业废水的排放直接的导致我国河流湖泊的水污染问题加剧,但是因此所造成的污染和岸边以及蓄水工程等没有什么关系。从五十年代起,淮河流域就开始建设各种大小水闸以及水库,并且也在不断的加高固堤,以此来有效的控制持续多年的水害[1]。但是,因为这些工程的建设导致淮河水域的水文情况出现了变化,人为的调节了上游的水量,这样就会使河流自然净化的能力极大的降低,进而导致下游枯水期的时候发生水质恶化的严重问题。
对于长江而言,其具有充沛的水量,所以可以有效的稀释污染物,以此来确保水域下游的整体水质。然而,由于长江沿岸有很多的大中型城市,这样就会加大排污量,并且还存在污水处理能力比较差的问题,所以在长江两岸已经逐渐的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带。从生物特征以及理化性质的角度来分析长江河口,可以发现其实长江河口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是很强的,并且水域具备着良好的水动力条件,这样就可以在水体中有效的扩散或者是稀释污染物。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大量的污染物通过强劲的入海径流输送到外海,进而有效的净化岸边的水域[2]。除此以外,长江河口的水域还具备极大的余流及潮流作用,这样就可以使得扩散和稀释污染物的作用有效的加强,进而使得近岸水体的自净化能力有效的提高。另外,长江河口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例如浮游生物、湿地植被、鱼类还有微生物等,所以其水环境净化能力使比较强的。
而水利工程建设之后,明显了的改变了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入海的流沙量,减弱了向外海输送泥沙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并且上游的引水还有蓄水,还会使得长江河口区域的生态平衡条件还有理化特性发生改变,这样就会使得输移泥沙以及河流径流的流速、流量减少,对于附近湿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进而降低了水体的自净化能力,加剧了长江河口区域的污染。
二、水利工程对长江河口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就长江流域而言,其具备着充沛的水量,所以在这样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下,孕育出各种各样的植物及动物,这是我国其他江河所不能够比拟的。所以,不管是从科学价值的角度还是从经济意义的角度来说,长江流域的生物资源都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重要自然资源[3]。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下游和库区泥沙沉积及输移的模式改变了,这样就会在坝内水库当中拦截住大量的泥沙,降低下游泥沙的输送量,进而使得泥沙粒级的组成发生改变。与此同时,改变了输沙以及输水的条件,还会改变其携带营养物的入海量,这样就会对鱼类群的数量造成影响,进而降低渔业的产量。
相对比于其他的河口而言,长江河口的营养盐入海量是比较高的,并且其中还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孕育了附近海域以及河口的生物,进而使其成为了我国最富有浮游生物以及近海初级生产力的水域,为各种鱼类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食物。目前长江河口拥有着我国最大的河口渔场。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就会改变水域环境,所以也会对长江的物种资源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有些影响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会显现出来,而有些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完成时候就会凸显出来[4]。就现阶段的长江流域而言,具有六个高坝,在规划长江流域的时候,除了三峡工程之外,其他的干支流上还有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建设,并且形成了梯级的开发。但是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严重的改变了长江流域的水环境。而对于水域的生物而言,因为其适应性比较有限,所以一旦改变的环境因素超过了生物所适应的范围,那么就会面临着灭亡的威胁。
三、水利工程对长江河口滨海湿地、滩地还有沼泽湿地的作用及影响
就长江而言,其海岸线以及沿江线都比较长,所以拥有着丰富的滩地资源,同时其湿地的种类也非常多。在长江流域中就有三角洲滩地、在长江两岸有沼泽湿地,而且还存在滨海湿地。就湿地来说,这是水体还有陆地之间存在的过渡带,而且这也是污染物想要流入到水体当中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当污染物通过湿地的时候,会在生物降解、土壤吸附还有植物吸收等一系列的作用下,使得进入到水体当中的悬浮物以及有机质有效的降低[5]。而在水域的上游建设堤坝引水和蓄水之后,虽然可以减少洪灾泛滥的次数,但是却使得河流和之前所形成的湿地之间的关系减弱,这样就会减少湿地的营养成分补给量以及泥沙量,久而久之就会降低植被的覆盖率,使得湿地逐渐呈现盐渍化以及贫瘠化,大面积的减少湿地的面积,进而降低长江河口的生物生产力以及生物多样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水利工程来说,在建设施工的时候就会对于水利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若是想要确保长江河口的生态环境,那么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和作用就应该要深入的分析,以此来确定合理的施工计划,这样才可以将长江河口的生态环境保护好,进而可以实现长江河口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翠玲, 严以新. 水利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12(6):5.
[2] 九成 张, 赞新 武, 玉葳 柴.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分析[J]. 水电水利, 2020, 4(6).
[3] 李辰.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C]// 辽宁省水利学会2020年度"水与水技术"专题文集. 0.
[4] 李晨希, 李江华. 水利工程对水文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以对大凌河河口的影响为例[J]. 河南科技, 2013(3X):1.
[5] 黄惠明, 王义刚. 三峡及南水北调工程联合运行对长江河口盐水入侵影响初步研究[C]// 中国水利学会学术年会人类活动与河口分会场.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