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村电气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赵路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路,. 推动农村电气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J]. 中国城镇,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8923.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这就要求能源逐步向绿色、低碳和智能的方向发展。电能是清洁优质二次能源,终端利用效率最高,且无污染。随着电气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将减少终端化石能源消费量,从而减少终端消费的污染物排放,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 农村电气化;乡村振兴战略;措施
DOI:10.12721/ccn.2021.158923
基金资助:

一、重点任务

1、筑牢乡村振兴电气化基础

加快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推进东都地区城乡电网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电网提档升级、西部地区乡村电网完善,打造坚固耐用农网。推广智能配变终端,构建农村配电物联网,进一步提升农网资源配置能力,有效满足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工厂化农业等新业态用电需求,打造灵活友好农网。推进农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加快实现乡村智能电能表全覆盖,积极推广停电范围自动分析,精准通知到户、故障报修进程可视等智能化、精准化、互动化服务,打造智能互动农网。实施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升级工程,解决农村偏远及贫困地区供电突出问题。积极支持乡村发展分布式光伏、地热、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服务1000个可再生能源示范村新能源接入,促进农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生态环境改善,助力乡村分布式能源发展。

2、推动农业生产电气化

大力推广电排灌、农业养殖温控等电气化示范项目,积极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在粮食存储、农业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推广各种类型电烘干、电加工技术,服务农产品加工及仓储物流升级。

3、推动乡村产业电气化

助力乡村旅游业向生态、环保、节能、绿色方向发展,服务特色村镇建设。结合地区产业特色,推动特色产业电能应用,主动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积极为乡村园区内用电企业、乡镇企业提供能效分析、节能咨询等服务。

4、推动农村生活电气化

扎实做好北方地区煤改电工程,在南方地区推广电采暖,服务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乡村生活品质。推进智慧车联网、智慧能源服务系统向乡村延伸,服务乡村电动汽车便捷出行。积极推广智能家居和节能家用电器,推动农村家庭电气化。

5、强化乡村电气化服务保障

健全农村地区网格化、片区化供电服务模式,强化乡镇供电所服务支撑能力。开展“三型一化”(综合型、服务型、智能型、线上线下一体化)营业厅建设,推进营业厅转型升级。开辟“网上国网”等乡村振兴栏目,丰富乡村电气化产品“互联网+”线上销售和服务渠道,强化乡村“互联网+”营销服务。积极开展乡村能源市场调查和客户用能需求细分,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工具,挖掘乡村电气化潜力,实施精准服务。

二、农村电气化是现化化农业园区发展的必然

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已经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喷水、喷药、播种、收割等一系列的活动均需要农业机械的参与,而之前农业机械大多以柴油作为原动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电气化具有高效率、低费用、可靠稳定和灵活机动的特点和优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实现温室大棚精准控制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摆脱了原来按季节耕种的方式,建设了一年四季盛产各种蔬菜、水果的现代化温室大棚。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套可以采集温室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湿度等环境参数,并能够自动调节温室环境的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可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节省人力、降低人工误差、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能够实现温室种植的现代化管理。

2、实现精准灌溉

以前,农业灌溉采用柴油机带动水泵运转,是漫灌的方式,这种方式既浪费水又污染环境。随着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升,现阶段,变频水泵可以很好地控制水流量,可以实现自动控制,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也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实现了自动化的精准灌溉。

3、实现精准施肥

施肥方式主要包括耕前撒肥及生长过程中追肥,都是由人主观控制施肥量,如果多施会造成土地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层,少施肥又会达不到效果。而随着电气化的提升及大数据的分析,出现了精准施肥技术。此技术能够因地制宜,可以对肥料的使用量进行自动调节,结合其他多种技术运用达到精准施肥,从而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农村电气化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绿色优美的生活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农村电器从一盏白炽灯到明亮通彻的吊顶大灯,从没有家用电器发展到电冰箱、彩电、空调器、热水器、空气净化器,到各种厨房小家电应有尽有。这些电器的使用都离不开可靠的电力供应,通过农网改造升级,电线粗了、电压稳定了,供电可靠性也大大提高了,这都为各种家用电器的使用提供了保障。

四、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与用电的有效措施
1、加快农村电网的优化和改造,实现智能化
为了解决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相关部门应当要从不同的方向加快农村电网的优化和改造,逐渐实现智能化发展。第一,在硬件方面。电力部门应当要加强农村电网的建设,致力于解决电压不稳定、网络互联薄弱的问题,借助高质量的电网材料设备、硬件措施来建成稳定的、节能的、统一互联的农村电力网络。第二,在软件方面,电网公司应当要对日常电力供应情况进行全面管理,并对现阶段的供电服务模式进行有效创新,使农村电气化建设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角度,为人们用电方便提供服务,同时也促进农村电力市场特色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为某农村电网改造的示意图,可以参考其布局设计展开进一步的改造。
2、多方合作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和建设
农村电气化建设所处的环境相对较为复杂,不仅市场环境复杂,自然环境也较为复杂。在未来的发展中,并将会在多方合作的基础上来展开电网建设和电力设施的保护,进而促进农村电气化建设。第一,加强电力设施的保护。在农村,电力设施所处的环境是相对较为恶劣的,一方面,设施暴露在野外的情况较多,树丛、河边、住宅边等,这样的环境会为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另一方面,人为恶意破坏的情况较为严重,导致电力设备经常出现丢失、损坏的情况,进而影响了电网的正常运行。面对这样的情况,电网公司应当要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维护,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换,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第二,在农村电气化建设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应当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对于恶意破坏电网建设的人要给予适当的惩罚。以此同时,还应当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帮助农村电网的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助其在技术、资金等进一步提升,为农村电气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农村发展需要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十三五”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不断加大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大幅度提升城乡供电服务水平。2019年12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前一年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任务,“两率一户”指标以省为单位均达到国家要求,解决了人民群众安全可靠用电问题。2019年12月,农业部、中央网信办印发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而这些规划的实现都需要农村电气化的进一步提升做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大均.如何解决农村电气化建设中的问题[J].南方农机,2019,50(02):223-224.
[2]蒋洋.微探现阶段县级农村电气化建设措施与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1):22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