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由于地理学科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还需要根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内容也受到应试的的限制,在教学内容和时间上安排一般都较为紧凑。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供自由实践平台
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高中地理教学过于机械化,教师通常只关注理论内容讲解,目的是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却忽略了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应诉求,限制了他们下阶段的地理核心素养发展。因此,当下,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调整教学观念,全力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为他们提供更加自由的时间平台。首先,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指明实践方向,鼓励他们根据学习任务自主实践;其次,教师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群体,通过沟通交流掌握每位学生的实践情况,解决因学生学习自由度提升导致的课堂监管力度下降的问题,保障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二、创设地理教学情境,丰富学生实践途径
情境教学法是高中地理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将情境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浮于表面,没有真正发挥情境的作用。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教师要调整教学策略,正确发挥情境的作用,创设多种地理实践情境,有效丰富学生的实践途径。地理实践情境的创设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确定实践的理论出发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与实践有关的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将其作为学生实践的理论依据。第二步,使用合理手段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引入信息技术等手段创设情境,将原本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实践目标,确定下阶段的实践方向。教师要将教学现状和学生实践能力发展情况相结合,不断优化情境创设策略,为学生提供多样又高效的实践途径。
例如,在教学“工业的区位选择”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工业改革的视频,分别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初步创设并代入充满生活气息的乡土地理情境。其次,教师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扮演传统产业老板的角色,另一部分学生扮演新兴产业老板的角色,要求他们代入角色,探究如何选择自己公司的区位。这一情境充满了实践乐趣,让学生都认为角色扮演的趣味十足,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情境中。
三、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社会调查活动也是较常使用的地理实践活动形式,学生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来亲自体验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魅力。 比如学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这课时,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实地考察,针对人口的分布情况、工业化企业的分布情况、 城市化发展进程等多个角度设计调查问卷,查阅相关资料,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调查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探索解决办法,提出解决措施,最终将地理知识与实践活动融合起来撰写成研究报告。 调查活动能够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一系列的地理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自身的地理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完善课堂反馈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把他们视作课堂活动中学生和教师的串联点,根据学生干部提供的信息了解班级中其他学生的实践情况,同时能让学生干部带头,根据反馈信息一起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仍以 “工业的区位选择”的教学为例,教学过程中每个小组中选出了一位小组长,教师给小组长布置了任务:留心观察每位小组成员的实践表现,相互对比,记录他们在实践中的不足之处。这一方式有效发挥了小组长的作用,教师不用花费大量精力观察每位学生,而是化大为小,将每个小组作为一个小整体,让小组长整合反馈信息,以方便教师之后调整教学。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小组长也会直接说出其他人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在课堂教学活动的最后五分钟,教师鼓励学生互评,指出其他小组成员制作“工业布局规划图”过程中的不足。有的学生指出,部分成员在实践中不懂得变通,布局安排仅考虑自然因素,没有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如地租、交通、城市人口分布特点等;有的学生指出,部分成员在实践中脱离教材,按照自己的想法绘制图纸,导致实践效率低下,绘制的图纸也是错误百出……教师归纳整理学生给出的实践反馈信息,当堂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将其作为下阶段教学调整的重要参考,在之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保证针对性原则的充分体现。
结论: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标要求的不断落实,新时期的高中地理教学要能够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能够通过活动教学和实践教学更好的对于当前的教学形式进行优化和调整,进而不断的加强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教育和培养,让高中地理教学变得更具实践价值。通过实践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可以更好的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地理作为一门严谨的科目,在探索地理奥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科目的学习乐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进而更好的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实现。但在实践力培养以及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性,积极拓展和利用校园周边资源,做好教学工作的一切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志敏.基于乡土地理资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8):84.
[2]李静静.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研究——以地理实践能力培养为例[J].新课程(中学),2019(04):18.
[3]刘小平.试析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高考,2019(09):164.
[4]吴贵香.高中地理教育中学生实践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天津教育,2019(08):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