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在实施惠农政策的同时,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为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文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解决对策。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的研究意义
1.1.建立绩效管理理念,合理配置资源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当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将财政拨款资金的使用绩效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财政拨款资金的分配使用挂钩,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建立绩效管理理念,并以此来增强财务管理相关人员的资金使用绩效意识,合理配置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1.2.提升农村财务管理质量,促进农村建设与发展
通过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研究,可以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对农村的集体资产和资源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对其进行有效规划、核算、控制与监督,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的运行效率。在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专业的财务管理机构对农村的全部资产进行准确核对,并帮助缓解在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管理人员稀缺、无账薄及记账不规范等问题,不断增强农村财务管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财务管理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提升财务管理质量,确保农村各项资产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进而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促进农村发展。
2.农村财务管理现状
2.1.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不到位
农村地区的财务审计监督主要是由区、县、乡镇经管部门及政府审计部门开展实施的,包括年度审计、专项审计、离任或任期审计等多种方式。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农村数量较多,财政投入有限,无论是审计力量还是审计手段都存在不足之处,通常会针对财务管理风险较高或有重点信访的农村地区进行优先审计。另外,农村财务管理涉及的业务范围广泛、业务零散,增加了财务审计监督的难度,导致对农村财务的审计监督工作很难实现各农村地区、各项业务的全面覆盖。
2.2.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规范
为了保障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体制稳定运行,必须建立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务核算方面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等。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的会计制度和内控制度都存在着不完善和不规范的问题。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时发现总账科目不适用、二级科目未细化等问题,导致很多农村地区自主开展各项业务的财务核算工作,不利于编制财务报表和对比财务指标,很难满足当前农村业务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发展需求。此外,也有一些农村地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执行《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中有利条款,甚至只是为了能够暂时应付上级监管部门的检查,仍然按照自主意识开展农村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由于农村地区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在开展财务工作过程中资金管理、票据使用、账本设置等方面均较为混乱。另外,受农村基层干部及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农业活动多变,审批职责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不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较低、质量较差,无法保证农村集体资产的合理使用,不利于农村地区发展。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完善农村财务审计监督机制,实现审计监督全
覆盖各级政府部门应增强责任意识,增加投入,制订符合实际需求的财务审计工作计划,逐步实现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全覆盖,提高财务审计效率。全面实现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不仅可以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规范财务管理流程,而且有利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在农村财务审计过程中,要抓住关键控制环节,对农村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进行全面跟踪,并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避免传统审计方式存在的操作失误、资金分散等诸多问题。在农村财务审计过程中,需要针对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拆迁费、集体企业改制等方面进行专项审计,并公开审计结果。此外,在对农村财务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及时纠正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并为其提供相关的咨询与培训指导,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3.2.优化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与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息息相关。尤其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建设发展、产业融合、政府转移支付都对农村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国家制定了财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账细化和科目明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应该针对本区域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实施标准,最大限度保证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统一性,当地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及经管部门应建立联合协调机制,明确规定农村各项经营业务的额定费用和其他开支。与此同时,还要针对农村经济业务种类和经济结构模式细化农村财务总账及科目明细,详细说明各类业务的所属科目和账务处理,确保可以使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统一运行,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信息共享和经验借鉴。
3.3.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第一,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开发农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制定统一标准,通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农村资金、资产和资源的全面管理。第二,积极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统一管理财务核算标准、会计科目以及各类财务报表等,对比分析农村的所有财务信息数据,进而对农村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监测与预警。第三,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关联农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金融机构,实现非现金结算,减少资金中转,保留交易痕迹,明确权责,保障资金的安全性。第四,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录入财务管理的各项数据信息,实现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各项业务的财务运作情况的全面监管。第五,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以有效收集农村的财务、资产及项目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其中的潜在价值。通过农村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逐渐加强对农村财务信息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系统统计,公开农村财务情况及相关数据信息,有效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以及各类项目建设情况,并将相关数据信息全部录入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高效融合农村财务信息和业务数据,指导农村经济发展。
4.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质量是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有关部门要从加强财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建立民主监督制度等方面着手,以达到优化农村财务管理的目的,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钰.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08):110-112.
[2]林艳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创新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21,(22):157-158.
[3]骆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现状探析[J].山西农经,2021,(1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