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念,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加强教学设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地理认知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技能
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能调动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同时,通过师生互动,教师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因此,教师必须营造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关注教学反馈的实时性,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结合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所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从情感、技能、意识等诸多层面给予学生评价,并不断优化评价方式,利用实践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考查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掌握更多理论知识,还能学习一定的地理实践技能。教师应组织地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教师若将教学禁锢在教室内,则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例如,在教学“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作为“考察员”到社区里对人口问题开展调查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显著提高了实践能力。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师组织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师还可以在地理课堂上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探究学习活动。高中地理课本中的很多知识点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例 如, 在 教 学“ 城 市 发 展 与 城 市 化” 一 课 时, 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地理资源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学生对当地景点的人文、气候、经济等有很大的兴趣,教师可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利用城市化的相关知识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实践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课题学习,深入理解所学知识,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以便在后续学习中遇到相关问题时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引入生活化案例,辅助知识解读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有代表性的生活化案例,辅助学生解读知识,推动教学的顺利开展。很多地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和体现,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案例,将其整理并纳入教学资源中,从而实现对地理教学的创新。比如,在教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课时,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拓展,让学生以“环保出行”为主题展开讨论。学生对这一话题并不陌生,他们平时会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对各种出行方式也十分熟悉。这一生活化主题能使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及社会发展的角度对乘坐公交车、私家车出行的利弊进行分析探讨。经过讨论,学生认为,选择公交车出行对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具有积极影响,而选择私家车出行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应结合本课的主题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使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我们应尽量选择公交车或自行车出行,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从而打造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调研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调研活动,让学生自主进养,又是“大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仍以“图画与文字“和“雕泥板”这两节课的整体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这两节课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设计综合化的过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图形和文字”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字体结构的变化,尝试用深浅变化的色彩和平涂的技法装饰各种文字。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欣赏演示、观察学习,然后用深浅色彩搭配绘画的方法装饰各种图画与文字,使学生体验将文字变成绘画的快乐,增强学生对图形的感受力,从而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接着,在教学“雕泥板”这节课时,教师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思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制作雕泥板的过程,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学习印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让学生尝试自主雕刻泥板。学生可以在泥板上呈现各种自己感兴趣的图形及图案,还可以自己给泥板涂上喜欢的颜色。这样可以将色彩教学和图形教学融合起来,实现初识美术的教学目标。这一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更能润物细无声地发展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高中地理教学活动能够按照预期教学目标高效、稳定开展,达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遵循生本教学理念,因材施教,不断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保障相应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实施,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