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近期-一版一本公路设计中的山区地质灾害防治与路基稳定性分析研究
万张保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万张保,. 发表-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近期-一版一本公路设计中的山区地质灾害防治与路基稳定性分析研究[J]. 设计研究,2024.11. DOI:10.12721/ccn.2024.157007.
摘要:
公路在山区地质环境下的设计与建设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山区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公路的安全与可持续性。本文围绕山区地质灾害防治与路基稳定性展开研究,通过对山区地质条件及灾害类型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灾害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地质勘察与预警系统建设、路基加固与排水设计等。同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为山区公路设计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 公路设计;山区地质灾害;路基稳定性;防治措施;工程实例验证
DOI:10.12721/ccn.2024.157007
基金资助:

山区地质灾害对公路建设与运营构成了严峻挑战,其频繁发生和复杂性使得公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备受关注。在山区地理环境中,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屡见不鲜,对公路路基的稳定性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有效防治山区地质灾害,提升公路路基的稳定性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分析山区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其对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为山区公路设计与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一、山区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分析

在山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特点分析中,需要了解山区地质环境的特点。山区地质灾害多发生于地形复杂、地质构造活跃的地区,其地质构造破碎、岩性复杂、地貌陡峭等特点使得山区成为地质灾害易发区。以下将对山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特点进行详细介绍:滑坡:滑坡是山区地质灾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是由于地表土层受到外力影响而发生失稳,导致土体沿着一定面向下滑的现象。滑坡受雨水浸润、地震等因素影响较为显著,尤其在陡峭的山坡地形中更为容易发生。滑坡的特点包括滑体多为松散岩土、滑动面清晰、滑坡体积较大等。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地质灾害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主要是由于山体坡面上的大量雨水迅速冲刷土石形成的急流。泥石流具有流速快、流量大、含沙量高等特点,对公路等基础设施具有较大破坏性。泥石流多发生于地形陡峭、植被稀疏的山区,尤其在雨季或暴雨时更为频繁。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地下空洞或溶洞等地下空间发生塌陷而引起地表塌陷的现象。山区地质中常见的溶洞地貌,地下水流、岩溶、岩溶塌陷等因素都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地面塌陷的特点是出现明显的地表塌陷坑,对地表结构和基础设施造成较大影响。

岩体崩塌:岩体崩塌是指山体岩石因受力或外界环境变化而发生崩塌、坍塌的现象。山区地质中的岩体崩塌多受地震、风化侵蚀等因素影响,常出现在陡峭的山坡或悬崖地形中。岩体崩塌的特点是崩塌体为固体岩石、坍塌面清晰、崩塌体积可观等。其他类型:除了上述常见的山区地质灾害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地质灾害,如地裂缝、斜坡滑动等。这些地质灾害类型虽然不如滑坡、泥石流等那么常见,但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同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综上所述,山区地质灾害类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山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公路设计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对策。

二、公路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探讨

公路路基的稳定性是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在山区地质环境中,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受到的影响更为复杂和显著。以下将探讨公路路基稳定性受到的影响因素:地质条件:山区地质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对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影响显著。不同的地质构造、岩性及地层特征会导致路基的承载能力、抗滑性等方面的差异,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地质勘察和评估。地形地貌:山区地形地貌多变,存在大量的山体、沟谷等地貌特征。这些地貌特征直接影响到公路路线的选择和设计,不同的地形地貌对路基的稳定性具有不同的挑战和要求。气候条件:山区气候变化多端,季节性降雨、气温波动等因素会对路基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雨季,降雨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剧了公路路基的稳定性问题。

植被状况:植被在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良好的植被覆盖能够减缓水土流失,增强土壤的抗冲蚀能力,有利于保护路基的稳定性。而植被破坏或稀疏则会增加地表水土流失的风险,降低路基的稳定性。地下水情况:山区地下水位变化较大,地下水对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地下水位升高可能导致路基软弱化、滑动等问题,而地下水位降低则可能导致路基沉降、开裂等情况。人为因素:山区公路的建设与维护中,人为因素也是影响路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当的施工方式、排水设计不足、过度开发等都可能导致路基的不稳定,甚至引发地质灾害。综上所述,公路路基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被状况、地下水情况以及人为因素等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公路路基的安全稳定。

三、防治措施及工程实例验证

在山区地质灾害防治与公路路基稳定性的保障中,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这些措施应该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等因素,以确保公路的安全运行。同时,工程实例验证对于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为防治措施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有力支持。以下将详细介绍针对山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及工程实例验证:地质勘察与评估:在公路设计与建设前,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与评估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下水情况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估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并确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工程实例验证表明,充分的地质勘察可以有效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提高公路的安全性。路基加固与排水设计: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和地形地貌特点,采取相应的路基加固与排水设计措施是确保公路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滑坡易发区,可以采用加固梁、挡土墙等结构加固路基;在泥石流多发区,可设置护栏、防护堤等设施,加强路基的防护能力。多项工程实例验证显示,科学合理的路基加固与排水设计能够有效减轻地质灾害对公路的影响,提高公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预警监测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系统对于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质监测仪器、遥感技术等手段,实时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交通和施工活动。工程实例验证显示,预警监测系统的建设能够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公路的安全运行。社会管理与宣传教育:加强社会管理与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也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开展地质灾害知识普及、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工程实例验证显示,有效的社会管理与宣传教育能够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综上所述,采取综合、科学的防治措施,结合工程实例验证的结果,能够有效提高山区公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通过对山区地质灾害防治与公路路基稳定性的探讨与分析,了解了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因素对公路建设与运营的重要影响。针对山区地质灾害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提出了地质勘察与评估、路基加固与排水设计、预警监测系统建设以及社会管理与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防治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有效减轻地质灾害对公路的影响,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为山区公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王明.山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20,37(2):45-50.

[2] 李华.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土木工程,2018,25(4):28-33.

[3] 张伟.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系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地质灾害防治技术,2019,46(3):62-6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