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多因素的含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及优化研究
冀厚运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冀厚运,. 计及多因素的含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及优化研究[J]. 中国电气工程,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06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含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可靠性优化和持续运营与维护策略。针对风能电力系统,讨论了可靠性指标的定义和常用评估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考虑多因素的方法。同时,提出了风能电力系统特定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如风速模型和不确定性分析、组件可靠性建模和分析以及并联系统可靠性分析等。在可靠性优化方面,介绍了目标和约束条件、多目标优化方法以及优化变量和参数。最后,探讨了风能电力系统的持续运营与维护策略,包括故障预测与诊断方法、维护策略与周期以及维护成本的优化方法。
关键词: 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可靠性优化持续运营维护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61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能电力作为一种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风能的不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风能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和优化成为了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可靠性评估是衡量风能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如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和蒙特卡洛模拟,可以对系统的可靠性性能进行分析,但对于风能电力系统的特殊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引入考虑多因素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如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能够更全面地评估风能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一、含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一)可靠性指标和定义

可靠性指标是用来衡量风能电力系统的可靠程度和稳定性的指标,常用的可靠性指标包括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TF)、失效率(λ)、失效密度(λd)等。

(二)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概述

传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和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对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建模和分析,推导系统的可靠性性能。

(三)考虑多因素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介绍

1.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通过识别和分析系统的失效模式及其影响,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可以对风能电力系统的各个组件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故障树分析(FTA):通过构建故障树,分析系统的故障传导路径和概率,得出系统失效的概率。可以用于分析系统的可靠性,找出系统中可能导致故障的关键节点,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3. 事件树分析(ETA):通过构建事件树,分析系统在不同事件下的发展过程和可能的结果,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可以用于分析系统的可靠性,找出系统在不同事件下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4.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可以考虑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系统的可靠性性能。

(四)风能电力系统特定可靠性评估方法

1. 风速模型和不确定性分析:根据风能电力系统所在地的气象数据,建立风速模型,并对风速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评估系统的可靠性。

2. 组件可靠性建模和分析:对风能电力系统的各个组件进行可靠性建模和分析,包括风机、变频器、叶片等,评估系统的可靠性。

3. 并联系统可靠性分析:考虑风能电力系统中多个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并联关系,进行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可以分析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可靠性性能,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1]。

(五)可靠性评估指标与标准

可靠性评估指标包括MTTF、λ、λd等,可以参考相应的国际标准和规范,如IEC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和IEEE标准(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等,以确定系统的可靠性等级和合格标准。

二、含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优化

(一)可靠性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

可靠性优化的目标是最大化风能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同时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可以包括风能电力系统的成本、效率、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2]。

(二)多目标优化方法

1. 传统优化算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这些算法通过优化设计变量的组合,寻找出可行解集合中的最优解。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算法进行可靠性优化。

2. 智能优化算法:包括神经网络优化、模拟退火等。这些算法通过模拟自然界的优化过程,寻找最优解。智能优化算法可以自适应地调整搜索策略,适用于复杂的非线性多目标优化问题。

(三)风能电力系统的优化变量和参数

风能电力系统的优化变量可以包括风机的参数(如叶片角度、扭矩控制参数等)、发电机的参数(如转子电阻、励磁电流等)以及系统的结构参数(如风机布置、电网接入方式等)。同时,还可以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如风速的变化等。

(四)可靠性优化案例研究

1. 最小化系统失效概率:通过优化设计变量和参数,使得系统的失效概率最小化。可以采用传统优化算法和智能优化算法,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和参数设置。

2. 最大化系统可靠性水平:通过优化设计变量和参数,使得系统的可靠性水平最大化。可以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综合考虑多个优化目标,寻找出可行解集合中的最优解。

(五)可靠性优化结果分析和讨论

对于可靠性优化的结果,可以进行灵敏度分析,评估不同参数和变量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与现有的系统进行比较,并对优化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其可行性和可实施性。这可以为风能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3]。

三、持续运营与维护策略

(一)故障预测与诊断方法

1. 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通过对风能电力系统运行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如振动、温度、电流等参数的统计量计算、频谱分析等,然后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如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等,识别出系统中的故障模式,从而实现故障预测与诊断。

2. 数据驱动的方法: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风能电力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建立数据模型,通过对数据的监测和分析,来预测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并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

3. 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通过建立风能电力系统的物理模型,包括机械系统、电气系统等,进行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分析,从而预测可能出现的故障,并进行相应的诊断和维护。

(二)维护策略与周期

1. 预防性维护:定期进行例行检查和维护,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 条件监测维护:通过对风能电力系统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根据设定的阈值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维护和修复。

3. 故障驱动维护:基于故障情况和维护优先级,采取及时维修或更换故障组件的策略。

(三)维护成本与优化方法

1. 故障预测与诊断:通过准确预测和诊断故障,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维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维护和修复成本。

2. 维护策略优化:根据风能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设备特性,制定合理的维护策略,包括预防性维护、条件监测维护和故障驱动维护等。通过维护策略优化,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维护成本。

3. 维护计划优化:合理制定维护计划,避免重复的维护和维修工作,提高维护效率,减少维护成本。

4. 使用新技术和工具: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如无人机、传感器网络等,能够实时监测和诊断系统状态,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四、结语

风能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和优化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持续发电的重要工作。本文介绍了含风能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考虑多因素的方法。同时,也探讨了风能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优化问题,包括优化目标、多目标优化方法和可靠性优化案例研究。最后,本文还介绍了持续运营与维护策略,包括故障预测与诊断方法、维护策略与周期以及维护成本的优化方法。

参考文献:

[1] 朱京颖, 朱祥海, 黄伟军. 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优化方法及应用[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9, 31(16):1-6.

[2] 罗永红, 谢杰, 李俐瑛. 含风能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与优化综述[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1, 45(4):1-10.

[3] 陈春, 徐春节. 风电可靠性指标及评估方法研究综述[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20, 48(1):1-7.

作者简介:冀厚运(1994.09.28)男,汉族,山东鄄城,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新能源集控运行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