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也被实施了相应的改革方案,如何实现高中多元化教学成了广大教育实践者一直在研究的重点课题。须知,实现高中地理多元化教学的目标可以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不断完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环境,从而能够增加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让学生更乐于进行地理学习,不断助力学生地理水平的提升。
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明确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则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与辅助者的角色,灵活采用一系列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快速接受与理解地理知识。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教学规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觉、踊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辅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难点、疑点与问题,真正突出其主体地位。诸如,在进行“自然灾害的防避”教学时,教师事先分析学情:学生刚刚学习自然灾害的成因,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对自然灾害也有了了解。课堂上教师可先询问:面对自然灾害,大家该如何应对?师生一起探讨防灾、减灾的基本措施,如社会行动方面,加强自然灾害研究,组织科技攻关,健全管理法规,开展教育,实施防灾、减灾工程,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加强国际或区域合作;公民参与方面,增强防灾避灾意识,学习自救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参与救灾的社会责任感,未成年人首要尽力维护自身安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再考虑救助他人与财物;个人层面,牢记“学、听、备、察、报、避、断、抗、救、保”等。之后,教师引领学生一起研究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防避,使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掌握防避技巧。
二、注重地理课堂的有效组织
有效地组织课堂,并进行有目的地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率更高,教学更加具有有效性。地理课堂的有效组织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同时还包括营造教学课堂气氛,激发课堂上学生兴趣等多方面的内容。基于此,教师需要在课下进行有效的备课,将教材中的内容研究透彻,同时,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当下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延伸,将有趣的课外内容搬到课堂中来,并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具体的教学策略,其中包括如何营造课堂气氛等内容,只有经过这样精心的准备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做好充足的课下准备后,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有效地组织地理课堂:首先,教师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来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上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以更加热情的状态专注地投入学习。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在课堂上衔接与过渡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有限的课堂时间被高效地利用起来,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探索与交流,以此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有效。比如,在进行“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结合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就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系统的不同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和探究,结合当地的天气情况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以此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巧妙融入信息技术,丰富学生视听体验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至多个传统行业,自然也包括教育领域,而且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加上各类学校多媒体设备已经基本配齐,这为课堂教学带来不少便利。针对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教师需与时俱进,巧妙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借助图片、视频、动画等呈现地理知识,为学生带来丰富的视觉与听觉体验,降低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使其好奇心与求知欲被激发,提高其学习效率。以教学“大气圈与大气运动”为例,教师可先播放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的片段:地球大气被木星吸引,与木星大气混合,人们通过引爆混合气体拯救地球。讲述:混合气体被引爆的原因是木星的氢气与地球大气的氧气混合在一起,那么地球大气中除含有氧气外,还有哪些成分?教师可在课件中出示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大气中各成分对地球的影响,指导他们对照教材内容,结合图片直观展现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其中平流层中还存在一个臭氧层,分层依据则是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之后,教师可演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分步骤讲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带领学生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几个环节,然后同样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指导他们掌握热力环流的成因和风的形成,丰富其视觉体验。
四、利用生活开展教学,发展学生能力
在以往的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学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对地理教学的实际价值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地理教学无用,只要在考试前复习一下,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就可以了,高中地理教学难以顺利开展下去。那么,广大教育实践者应该怎样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改革,让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的实际价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视度呢?须知,利用生活开展地理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到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不断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生活开展教学,以此可以让学生产生正确的地理学习观念,并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地理学习,从而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结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对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课堂应该给学生创建自由地活动空间,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选择个性化地学习方式展开实践探究,最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向个性化和全面化发展。所以,突出学生主体性构建地理生本课堂,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