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石油的开采过程中,安全问题一直都是主要的问题,也是基础工作,其不仅要保证钻井过程的安全,更应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这两者都是不可忽视的主体,且安全管理还与技术、工艺等也有着紧密联系。尤其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对石油的开采与生产工序的掌握和应用还不够熟练,安全管理工作中也存在大量问题,这就给石油的生产以及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且石油生产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更是为了提升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所以,对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 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由于石油钻井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所涉及到的领域、技术等都相对较多,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而这些问题最终都会转化成安全问题,进而对钻井生产过程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隐患。其中,无论是钻井的环境因素,还是工人的技术水平、工作素养因素,以及仪器设备因素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安全隐患问题。
1.1 施工环境方面
石油钻井工作大多开展在露天环境下,且也属于野外郊区,在这样的环境中,再加上地质条件的影响,很容易使钻井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且也会增加钻井工作开展的难度。
1.2 施工人员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能源的开采力度和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而石油开采工作又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体力。对于一些有能力、又年轻的工作者来说,他们更愿意投入到高层管理工作中去,而不愿意实践作业,但石油开采工作仍需进行,为了满足开采要求,会聘请一些能力较低下,但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或者素质水平稍微低下一些的工作人员,这样来看,钻井工程的总体施工人员的素养和能力都会偏低,会给钻井工作的进行带来很大影响。且在工作量大的工作环境中,当工人出现疲劳或者体力不支时,就会将安全意识放下,这样就把工作和自身的安全丢在了一旁。
1.3 施工岗位方面
考虑到石油钻井工作的特殊性,和其涵盖范围的广泛性,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合理、周到的计划,确保钻井工作的开展具有整体性和严密性。且有些工作环节的工作难度大、工作危险性系数高,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这也就需要加强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方便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很多岗位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工人在工作过程中进行串接,也就是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被换到另一个岗位上,这样不专一的工作,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4 施工设备方面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会用到各种仪器设备,且这些设备都是需要电力维持正常运转的,考虑到钻井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恶劣,在盘根错杂的线路连接中,很容易由不经意间的失误导致漏电现象的发生,或者是线路长时间处于运转的状态,线路超负荷工作,就会造成线路局部的温度过高,进而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这不仅会给钻井过程带来安全影响,也会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影响。
1.5 施工现场方面
在钻井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会由于很多泥坑或者管道、线路等的影响,造成工作场面的复杂化,这就会给钻井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同时,也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2 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当安全隐患问题暴露出来后,就会牵连出安全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差
由于钻井工作是一项较为艰苦的工作,且也属于地下开采工作,有很多有能力、有技术的人员不愿意选择这样的工作环境,这就会导致钻井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和能力偏低。且安全管理工作在石油钻井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当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后,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石油生产,以获得最大利益。
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低下给石油钻井工作的质量和进程都带来了一定影响,且施
人员的技术水平低下、责任意识不健全等也给钻井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
2.2 安全意识不够
安全意识的建立是为了督促员工在钻井过程中自主进行安全管理,这样就能够将安全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但在实际钻井过程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没有建立一定的安全意识。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安全意识的缺乏与安全教育没有实施到位有一定的关联,而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那就属于他们的主观意识了。2.3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也不够健全
要想使安全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就需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整体工程的管理得到保障。且考虑到管理工作的层次性,在建立管理制度时,还需要加强各层次间、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方便在出现问题后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管理制度并未落实到位,这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有很大关
3 如何加强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3.1 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管理人员,它是整个管理工作开展的领导者,其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能力都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且也是提高石油产量的一项重要因素,尤其对于综合素质来说。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共同入手。
(1)实行责任分配制。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将各自工作做好,并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2)加大对人才的选拔力度,在聘请相关人员时,要对他们的能力、品质进行考察,同时,进行岗前培训,并不定期邀请钻井工程方面的专家来开展座谈会,让他们从思想上建立安全意识和管理意识。
3.2 增强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树立先行意识
树立安全意识的前提是,要让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对钻井过程中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让他们知道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哪里,同时,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只要这样才能达到让他们时刻警醒的目的。此外,对安全意识的普及,不应只局限于正式工人,对一些临时员工,也要进行安全意识的普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钻井过程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这也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3.3 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的完善离不开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他们的思想觉悟、工作素养都会对安全管理的质量带来严重影响,而制度体系的建立,又是为了能更好的实施安全管理,所以,高层管理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安全管理重要性的灌输,并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管理要求,创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制度体系,并确保该制度能落实到每一位工作参与人员的身上,以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
同时,在国家要求的基础范围内,还应对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完善且符合实际需求的制度体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度在不断增加,开采力度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暴露出来的安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就给我们敲响了生命的警钟,同时,也提醒了我们要加强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力度,提高石油生产质量和效率。同时,加深对钻井过程中相关技术和工艺的探究,以节省成本为基础,促进我国石油业发展为宗旨,大力发展我国经济,并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胡中华.关于石油钻井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及监护措施[J].化工管理,2017(25):99.
[2]闫馨.信息化技术在石油钻井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7(13):274-275.
作者简介:李露春(1980.9),工程师,硕士,2010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现于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主要从气体钻井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