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营林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利于全面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水平,随着有效的营林造林技术发展,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要根据具体区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营林造林工作,从而保证林业生态平衡,促进林业经济发展。
1营林造林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林业资源在各个行业的需求也开始不断增加,致使林业资源出现过度开发的现象,也让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所以营林造林工作的实施很重要,目的是有效解决生态平衡与林业发展的矛盾。当前林业资源问题,比较突出是土壤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需要利用植被覆盖有效抵御风沙,从本质上解决生态问题,并利用生态环境的科学保护,让林业资源获得平衡性发展。这样不仅能让城市环境得到美化,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而且还能解决林业地区农民就业压力问题,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
2现代林业造林方法
纵观当前我国营林生产管理现状,尽管植树造林力度不断提升,但是发展时间较短,此方面专业人才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导致苗木培养科学性不足。部分区域的植树造林观念较为陈旧,砍伐后未能及时栽种,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我国育苗基地面积较小,部分幼苗被淘汰,还有很多幼苗在生长中死亡,难以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2.1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是现代林业造林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实际操作较为简单、便捷。植苗造林法,是指将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对立地条件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缺点是可能造成苗木的根系受到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需要注意的是,栽种之前要根据树苗直径大小,挖掘大小适宜的穴坑,保证可以完全容纳树苗根茎。而且栽种后受到自重作用的影响,树苗会下沉,所以挖穴坑时应尽可能深一些,保证完全没过茎叶。因为茎叶露在外边,树苗无法充分吸收水分。但是,如果茎叶完全埋藏在土壤中,可能会影响茎叶的呼吸。在此基础上,树苗浅栽区域的土壤较为湿润,深栽区域的土壤较为干旱。所以,在挖穴坑时充分考量茎叶大小,边放茎叶,边挖穴坑,确保树苗栽植深度适宜。
2.2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该造林技术简单,容易操作,可以有效缩短树苗培育时间,降低树苗生产成本,树苗成活率较高。而且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能够保持母本优良的遗传性状。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要求较高,而且分殖造林材料的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影响。该方法适用于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竹类等。按照所用营养器官来分,分殖造林法分为插干、埋干、插条、压条、分墩、分根、分蘖和地下茎造林等。
2.3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包括撒播、块播、条播、穴播和缝插等方法。此种造林方式的优势十分突出,省去了育苗工序,施工容易,便于大面积造林,可以有效降低培育成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不同,所以适宜播种季节存在明显差异。而且该方法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对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该方法适用于油茶、核桃、油桐、山杏等种粒大、易发芽、种源充足的树种。
3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3.1树种的合理选择
选择树种与造林营林能否成功有关,不同地质环境,不同气候环境,若是选择不适合的树种,就会致使出现幼林大面积死亡的情况。所以,作为林业工作人员,选择树种的时候必须遵循原则,在造林中选择同一批次的树种,进而让树种成活率提高,也让造林质量得到增强。比如,可以利用阔叶林种植面积的增加,改善土壤条件,改善林地局部气候,从而让物种更为丰富化,也让林地观赏性增加。
3.2科学选择种植时间
在造林的时间上要科学化地进行选择,比如春季或是冬季。春季,冬季移植的过程中,树苗处于休眠状态,能够让移栽中的水分蒸发量减少,全面提高了移栽后的成活几率,从而也让树种的抗病能力增强。而工作人员在冬季造林的时候,必须注意要考虑地质条件,还有当地气候条件。
3.3合理选择栽植方法
进行营林造林的时候,要采用科学化栽植的方法。第一,重点考虑造林的密度,针对于不同树种的生长特征,选择不同的造林密度。比如,杨树,桉树,根据生长的特点,选择比较快的种植密度,具体范围在111株/667m2左右,并采用大坎,暗坎等方式。第二,大坎,暗坎两种方式,其中大坎整地为宽50cm×50cm,深度在30~50cm之间的穴,进而让内部底部保持平整性,再实施回填表土。而暗坎整地为30cm×30cm×30cm的暗坑,不需要将泥土取出,但是为让泥土的疏松性得到保证,需要采取回填表的方式。第三,在全垦整地时,需要重新挖穴,并打点好穴与穴的距离,以此让造林的株行距得到有效保证。所以,造林其实是依据树种特性进行的,必须选择施放基肥再实施植苗,这样才能让树苗端正性得到保证。
3.4建设林业混交林
发展林业的时候,必须要建设林业混交林,切实提高林业的复合性价值,同时也要让土质条件得到改善,利用混匀林,充分满足林业发展建设的基本需求。作为林业工作人员,混交林建设的时候可以做不同树种的混搭种植,全面提高幼苗抗病虫害的能力,进一步也让土壤肥力得到增强。除此之外,建设混交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方面很重要,能够推动林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更让土地价值得以发挥。
3.5林区的养护管理
实施营林造林的工作时,林业工作人员选择方法,树种开展工作以后,还要配合养护管理工作的积极开展。具体来讲,调整林业结构,增加生态效益是林区养护管理的主要内容,林业工作人员要提高对森林资源价值的重视,利用技术水平的改变,实现生态价值的提升。最后,林业生态结构传统意义上比较单一化,为让林区养护水平不断提高,林业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优选树种,从而让栽植,嫁接等种植水平得到提高。
3.5.1幼林抚育养护
加强幼林抚育管理,有助于促进树种丰产速生,提高造林质量。但是,在幼林抚育管理过程中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幼林抚育管理水平。基于此,应进一步加强幼林抚育管理力度,如造林完成后了解林木根部裸露情况,及时扶正歪斜的树干等。为了避免土壤板结、预防病虫害而需定期松土除草,确保林木可以健康生长。
3.5.2成林抚育养护
在营林造林期间,林木枝条生长旺盛、密集,为了保证所有林木都可以获取充分的光照,应定期进行修剪、间伐作业,为其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良好的环境,有益于积累足够的营养,提升林木生长质量。需要注意的是,间伐、修枝时应选择适宜的时期,并注意间伐、修剪的强度,尽可能避免林木受损,提升林木营林生产管理质量。
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具体工作实际,从多方面研究了加强林业营林造林水平的措施,希望分析能为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有效建议。同时也希望有效的实践分析,能全面加强营林造林实践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胡丽敏,招雪梅.强化营林造林保护林业生态平衡发展[J].广东蚕业,2020,54(06):47-48.
[2]陈超.强化营林造林工作视角下保护林业生态平衡路径探析[J].山西农经,2020(10):73+75.
[3]李向华.营林造林保护林业生态平衡发展的路径[J].黑龙江科学,2020,11(06):112-113.
[4]杨媛媛,高龙.强化营林造林保护林业生态平衡发展的路径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06):14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