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业碳汇基本情况和项目开发介绍碳排放交易是基于市场化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其以碳价为信号,鼓励和引导企业节能减排。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造林、再造林、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具体的方法学测算量化形成减排量交易指标,结合碳汇交易的过程及活动机制。产生碳排放的工厂可以利用林业碳汇减排量抵消其碳排放,林业业主可通过出售减排量指标获取经济效益。常见的项目类型有“碳汇造/(再造)林、森/竹林经营、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每亩林地每年产生的林业碳汇减排量一般在0.2至1吨多之间。所有类型的项目开发都需要满足一定的适用条件,并向主管部门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以PHCER森林经营项目为例,开发条件为,“林地权属清晰、无争议,具有林权证,林地所在地区为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地区中由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生态发展区域或者省定贫困村或者广东省重点苏区和民族地区,具有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二类调查数据基础,不适用于竹林和灌木林以及以生产薪碳等生物质燃料为主的林地”。至少需要向地方主管部门提交以下申请材料:“《碳普惠减排量备案申请表》,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林业碳汇碳普惠减排量核证报告》,县(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项目地块的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权属登记证明复印件(如林权证、不动产证),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或者单位证件,核算周期内林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委托协议、减排量收益分配协议”等。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在不影响正常林木产品收益的情况下,还可新增一份碳汇收益,为广大林区尤其是经济基础薄弱农村林区带来稳定收益,一定程度解决了林业生产周期长、收益慢的问题。增强了村委为村民开展更多公益项目和提供更好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了村民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切实有效地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林业碳汇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困难和发展建议
我国各试点碳市场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并构建了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价格机制。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虽然试点地区根据各自经济发展状况和碳排放水平设置了不同的配额总量,但大多存在年度成交总量占比不高的现象,间接导致林业碳汇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存在的困难,一是农村营林主体的观念滞后、专业能力欠缺。农村营林主体关于林业碳汇缺乏正确科学的了解,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仍然不足,忽略了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林业碳汇价值。同时,在农村营林主体当中缺乏具备开发林业碳汇交易相应专业能力的人才储备。二是与乡村振兴政策配套的林业碳汇措施不够完善。我国目前的政策文件大多以推动林业碳汇进入碳排放权市场为主,具体和乡村振兴的配套文件措施并未出台。三是农村林业设施普遍较为薄弱。林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护林员配置不合理、护林设备不完善等原因易导致林业碳汇项目发展缺乏长期保证。四是运营渠道还未畅通。农村地区土地管理制度仍需完善,加之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容易造成农村内部、村与村之间林地产权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生态公益林的树种更换难度大,生长周期长,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高。五是稳定的林业碳汇市场预期暂未形成。我国涵盖近期、中期以及远期的详细减排目标和发展路线图暂不清晰,没有形成稳定、清晰、合理的林业碳价信号,无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六是林业碳汇参与主体不够多元。要扩大林业碳汇市场规模、提高流动性,仅仅依靠控排企业的履约需求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引入和培育机构投资者。
发展建议,一是加强政策的宣传指导。加大农村地区林业碳汇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干部和村民对林业碳汇的认知度,鼓励和支持村民参与植树造林、养林护林。鼓励高校探索开设林业碳汇等相关课程和培训,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二是探索完善林业碳汇交易体系。统筹协调林业碳汇与乡村振兴的参与途径、管理模式及技术支撑方案。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汇计量和监测标准,打通林业碳汇自由交易的通道。三是提升林业碳汇收益使用效力。加大对乡村振兴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区林业工作站的建设经费投入,加强对护林人员的培训,并为护林员提供工作保障。四是创新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模式。探索由镇企牵头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模式,协商确定项目收益分配方案。加强林业保险的补贴机制,减少营林主体的运营压力。五是完善顶层设计,保障市场供需平衡。国家要形成近、中、远期的详细减排目标和发展路线,同时,各地可在配额分配时预留一定比例的配额用于稳定市场,设置相应的使用条件并做好信息公开,使市场对配额总量及林业碳汇价格走势形成一致的预期。六是扩大市场开放程度。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机构投资者的准入门槛、财产状况、投资经验、专业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条件形成差异化要求,同时探索形成现货和衍生品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发展路径,为市场参与者提供风险对冲以及投资工具的同时,进一步挖掘碳配额现货的价值。七是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供求和价格变动的监测预警制度和应急预案。建立碳交易市场动态评估机制,分析价格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确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提出对碳市场相关信息披露的强制要求,加强社会监督,防止内部交易和市场操纵。
3. 结语
发展林业碳汇,助力乡村振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要以久久为功的精神,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林业碳汇交易还有哪些坎[N]. 黄俊毅. 经济日报. 2022-01-11 (006).
[2]全省首批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创建名单出炉[N]. 孙吉晶,徐铭怿,吴宇航. 宁波日报. 2022-01-19 (009).
[3]冬奥背后的林业碳汇[N]. 王方琪. 中国银行保险报. 2022-02-10 (006).
作者简介:栾晓刚(1967-)男,汉族,甘肃定西人,大专,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