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安全意识不断增高,尤其是对环保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低碳环保也是现在人类社会必须要做的,尤其是在出行方面社会中很多人都坚持出门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汽车对石油需求量比较高,燃烧石油会让国内雾霾继续恶化。为保证以上问题有效解决,我国大力对性新能源汽车来对交通运输行业进行研究,力争为我国环保事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
1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
新能源汽车是指以太阳能、电能等非常规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自我国2001年正式启动“863”计划至今,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正式走上轨道,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00万辆,约占全部汽车销量的4.2%,截止到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340万辆,而传统燃油车保有量达到2.5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渗透率不到1.4%,由此可见,其发展潜力巨大。
2 新能源汽车现阶段发展瓶颈
2.1新能源汽车过度依赖于政府扶持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正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对应到生态环境上来就是提倡绿色低碳出行。从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以来,政府一直有对应的补贴予以表示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时间推移,这种依赖政府补贴才能取得市场占比的现象并没有发生转变。这就导致了大多数的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考虑的因素往往是政府在政策以及价格上有对应优惠的政策,而不是考虑新能源汽车自身的发展前景或者自身的品质质量。进一步导致了新能源汽车在实际推广过程之中推广的手段比较的单一,但是这种单单依靠政府政策导向来推广新能源汽车是不足够的,更应该依靠新能源汽车自身的影响能力,如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等等。
2.2缺少规章制约和理论指导
目前针对维修和检测技术的指导和制约标准,以传统汽车为核心开展,在新能源背景下,陈旧的制约标准难以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指导性文件难以对日常操作规范做详细严密的指示。对汽车的检测与维修,牵涉到人工费用和部件更换问题,由于新能源汽车部分项目未纳入零售指导标准,导致不同的修理厂价格差异明显。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流通,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维修和检测市场出现凌乱,甚至出现不合格产品。
3 新能源汽车相关优化措施
3.1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思路与原则
想要一项产业有效快速的发展首先就是要理清它的发展思路,然后给予相应的策略,利用这些策略来更好的应对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发展情况。在新能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实时坚守这几项发展的原则:第一是在新能源发展的过程中尽量稳妥发展。其次保证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因地制宜,尽量结合当地的交通运输组织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求程度,进而有效的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最后就是能够安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系数应该在其发育过程中尽力提高,以此来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安全性。然后就是应该理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思路,只有理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思路,才能对以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更多的保障,现今为贯彻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在“十三五”的发展期间我国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利用国家政策大力推动应用进度,发挥政府和相关企业能够发挥的作用,在建设相对一些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来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做出一些良好的推动效果,以此理清思路以及遵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原则可以有效地保持新能源汽车的有效发展。
3.2加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
取得良好的市场占有率我们不应过度的依赖于政府。当政府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宏观条件时,我们应该把目光转向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上,相关新能源汽车的管理阶层应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力度,培养或者招募出专业技术研发人员,通过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国家应该从更高的层次之上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来与外来跨国公司抗衡,如建立国家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中心,对涉及到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予以相关优惠性的支持,从而调动企业积极性,调动市场的活力。
3.3制定相应的发展路径
由于不同类型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应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对一些现有的发展路径进行优化,根据不同地区以及不同车型来制定除相应的发展路径。比如作为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运用比较广泛的类型之一的公交车,就可以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推广混合动力公交车,最大程度的实现节能减排。此外,在相应的发展路径进行制定的时候,应该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有着充分的了解,因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使用将会对整个地区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相关部门在决策前,应该对能够真正适应本地区的节能减排手段进行详细分析,并且制定的措施还要能够达到要求的水平,要避免一些决策和实际水平不符的情况,从而为新能源的电动汽车节能减排的发展做出贡献。
3.4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有效资源整合
新能源汽车在发展的现阶段而言应该对技术研发的同时加大各个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关企业之间进行产业联盟以此来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合作双方企业在沟通的基础之上共同破除新能源汽车所面临的技术瓶颈,例如新能源汽车装载的磷酸铁锂电池面临的低导电率、低容量以及较差的低温性能等等。除此之外在企业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之上,一些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借助这种机会加强对合作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达到双方合作企业之间做到强强联合,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整个新能源汽车技术行业向下一个发展阶段迈向一大步。相关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上应该对“大问题不见,小问题不断”这种情景状况的发生,注重对新能源汽车细节上的把控,毕竟对于汽车这种生活设备而言,消费者购买时多数秉持着细节决定品质的消费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丰富现有的新能源车型外观,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参考选择。这样拧成一股绳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定能促使整个汽车行业的向前迈进。
3.5增加新能源汽车基础服务建设,提升普及力度
根据需要能够带动供给的市场规律,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力度,能够促使汽车维修和检测机构的转型升级,促使其自觉提升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的改革幅度。政府和汽车企业除了需要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广告推广力度外,还需要制定完善且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促进社会汽车结构转型。同时,有必要提升新能源汽车基础服务建设,例如,完善保险制度,将新能源汽车的特定项目纳入到保险中。在社会上增加能源补给点,方便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需要率先起带头作用,通过将传统汽车替换成新能源汽车,为汽车维修和检测技术的提升提供实践基础。
结语
在如今这个保护环境低碳出行的大趋势之下,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当代汽车发展的主题,为此,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无限的,发展是一片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曹艳.中国新能源汽车营销竞争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2]袁哲.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新机遇[J].汽车工业研究,2019(11).
[3]杨昌荣.新能源汽车国际走势与我国发展策略探析[J].对外经贸实,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