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并网全过程管理机制研究
刘芬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芬,. 新能源并网全过程管理机制研究[J]. 能源学报,2024.4. DOI:10.12721/ccn.2024.157391.
摘要: 当前,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实现显著的发展,然而,新能源的有效并入电网仍然是限制其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一问题在不同层次上表现为各异的挑战:在国家层面,主要体现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不足;在区域层面,则关乎到电网建设的不充分;而在具体项目操作层面,问题则归结为整个管理流程的不连贯。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深入分析新能源并网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一套完善的管理策略和机制,旨在提升新能源并网的整体管理效率,供相关部门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新能源;并网;管理
DOI:10.12721/ccn.2024.157391
基金资助:

前言:新能源是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同时也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行业,成长性很高。我国新能源行业在经过近些年的高速增长后,相伴而生的是补贴资金存在缺口、供需矛盾逐渐加大、源网建设统筹困难、投资主体多元随机、建站选址缺乏指导、市场服务尚未规范等问题,导致新能源产业链中数据信息离散,管理难度高,最终阻碍新能源的安全并网。为解决新能源并网效率低的问题,需要打破传统的产业管理模型,将政府、电网公司和开发商有效整合,设计包括新能源并网申请、建设、验收及试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新模式。

1. 新能源并网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与新能源并网技术及其综合管理相关的关键挑战,这些挑战直接关系到并网的效率问题。新能源并网过程的管理还没有达到流程化、标准化的水平,存在一些管理上的缺陷,例如统一且明确的管理规范的缺失。在解决新能源吸纳难题时,尚未建立起行业内共同认可的计算标准;而在评价新能源发电项目时,也缺少一整套合理的评估体系和流程,并且即便是招标阶段的技术与商务要求也没有达到统一标准,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侵蚀了投资者的利益。面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制定并实施一套涵盖新能源接入电网全流程的管理方案。

 其次,那些拥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地区往往遭遇到电力需求相对较低的情况,这一矛盾直接导致了一个问题:清洁能源的吸纳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特别是,新能源的加入,它们所特有的高波动性和对外部干扰的低容忍度,以及在电力调峰方面展现出的困难,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电力体系的运行模式和本质属性。这一转变对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电网现存的一个关键瓶颈在于其调节电力负荷的能力不足以及电力传输的局限性。发电和供电的同步性是保障电网平衡运行的核心,但面对新能源产量的剧烈波动——例如风能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高达装机容量80%的波动,太阳能发电又极度依赖于气候条件,这就要求在并网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以尽可能降低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

最后,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新能源并网技术及其全程管理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并网效率。新能源并网流程的管理尚未实现流程化、标准化,存在管理上的短板,比如缺乏统一而明确的管理规则。比如,在处理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时,还没有形成一个共识的计算标准;在对新能源发电项目进行评估时,缺少一套合理的评估指标和程序,连招标过程中的技术和商业要求也未能统一,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权益。

2. 新能源并网全过程梳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项目前期管理

启动一个新能源并网项目,首先需要通过政府和当地供电局的严格审核。这个过程通常涉及项目的选址和纳规、取得政府部门的正式立项批准,以及电网公司对项目接入的详细评审等关键步骤。项目业主在获得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发出的前期工作(纳入规划或建设指标)确认文件后,方可向项目所在地的市级供电公司提交接入系统申请报告。该报告需详细说明项目建设的性质、预计建立的电源概述、业主的基本信息以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对于那些自发自用的新能源项目,业主还必须与具有相关资质的电力设计咨询机构联系,通过咨询来验证项目是否遵循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并且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技术标准。由于大型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可能对电网系统造成显著影响,项目业主在获得省级电力公司的许可之后,还需要委托专业的研究机构进行电能质量的专项分析研究,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会对现有电网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2.2项目建设过程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其分解为四个关键阶段:初步设计的概念化、招标阶段的物资采购、施工图的详细设计以及实际的建设执行。特别地,在项目的实施阶段,执行团队需严格遵守电网接入和施工的具体方案来推进工作。完成所有建设活动后,编制工程调试和验收报告成为必须的步骤,这些报告是完成并网验收的重要依据。

关于新能源接入项目,若是由省级电力公司主导投资与建设,这类项目通常被纳入到省电力公司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里。同时,还可以通过电网的技术改造计划来组织和实施,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实施。这样的分步骤管理与实施策略,确保了项目的高效执行及成功率。

2.3并网验收及运行

虽然不同地区的政策有所区别,导致并网验收的流程各不相同,但基本的处理框架是一致的。一旦项目建设满足并网的条件,项目方就可以向电网企业提交并网申请。在申请得到审批后,便进入到并网调试阶段。电网企业将对这一阶段的调试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最终提出是否可以进行商业运营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电网企业还会与项目方就电力购销以及并网操作细节达成一致,通过签署相关的合同与协议。只有在完成了最后的验收和调试步骤之后,新能源项目才能正式加入电网并开始运作。此外,所有接入系统的新能源项目,无论是风能还是光能,都必须遵守电网调度机构的安排。这些调度机构负责在其管辖区域内实施对新能源电力的统一管理和调度,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结语:发展新能源是促使我国能源体系转型和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关键路径,同时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重大意义。虽然我国在新能源装机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新能源的并网问题成为了阻碍其稳健发展的一大障碍。影响新能源顺利并网的因素众多,包括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局限、电网建设的滞后以及并网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并网效率的不尽如人意。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