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机废气的危害
根据研究调查发现,在PM2.5中,有机废气所占比例大约有50%~70%左右,较大一部分是因为光化学烟雾合成的。在珠三角地区,大气的主要污染是臭氧,有机废气的存在是导致污染的根源之一,假设空气中有机废气含量降低,那么光化学烟雾可以被削弱。通常而言,大部分有机废气都是有毒的,气味刺激,如果存在浓度较高,可能会让人出现呕吐头痛等问题,还有可能伤及人体功能系统,尤其是甲苯合苯乙烯等,一般浓度不高,也会散发恶臭,伤害血液、神经、生殖系统等,如果废气不被处理,进入生活区,毫无疑问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挥发性有机废气,主要危害包括四方面:第一,影响环境,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第二,容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生成气溶胶;第三;可能会破坏大气层,引发温室效应。
2 治理有机废气对于环保事业的重要性
2.1 提升人类综合健康指数
要想有效降低有机废气中的挥发成分的含量,能够选择丰富的控制工艺来过滤,可以选择在处理苯或者是甲苯类气体的时候,能够选择有机溶剂的吸附和吸收法,冷凝法和燃烧法也能够降低空气有机废气的排放量。在空气净化指数提升之后,人类的综合健康指数会持续提升,能够避免有机废气造成血液疾病或者是感官紊乱的问题,保障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2.2 降低大气污染指数
要是存在较多的有机废气会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所以需要持续地提升有机废气治理力度,改善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提升相应的清洁指数和发展指数。选择合理的废气处理技术,从有机废气的产生来源进行应对,增强对于有机废气的吸附程度和净化程度,实现对于燃料的充分燃烧和容积的有效使用,提升生产过程中溶剂的高效性,降低溶剂的成本,最主要的就是减小大气污染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保障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环境工程中有机废气处理技术运用
3.1 吸收法
吸收法即是通过应用一定的吸收剂将有机废气中有害的成分吸收掉,一般应用的吸收剂都是液体的,这有利于吸收剂可以充分接触有机废气,吸收效果也更好。实际使用吸收法时是通过喷淋方式来开展的,应用化学相似相溶的原理促使吸收剂与有机废气充分接触,确保吸收剂能够在充分接触中发挥出吸收作用,充分吸收掉有机废气中有害成分。有机废气中有害成分也具有较多的类型,一般为甲醇、醚、丙酮和三苯物质等,应用吸收法是能够发挥水的作用来吸收甲醇和丙酮等有害物质,而三苯物质水溶性较差则可以发挥吸收剂活性基因的功能去吸收。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技术应用的阶段中,可以对环境工程产生的废气进行吸附,而后经过相关的功能实现,对废气进行过滤以提高环境工程治理的效果。
3.2 低温等离子技术
当前,国内外关于低温等离子技术处理有机废气进行了不少的研究与探索,发现在试验环境下,有机废气的降解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产物,但相对而言分解效率比较高。实际工程应用中,等离子技术也对有机废气的处理发挥了不少作用。在处理有机废气方面,低温等离子技术具有能耗低、处理量大等优势,通常比较适合废气浓度中等的有机气体,对于除臭更有奇效,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方法如果使用,会产生较多的其他产物,往往很难讲有机物完全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
3.3 催化燃烧法
燃烧方法就是通过比有机物然道高的温度强烈燃烧、氧化有机物,通常可以采用直接燃烧或触媒燃烧两种方法。通常直接燃烧是在高温容器中进行,例如,目前在集成电路企业及人造板制造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技术就是沸石浓缩转轮焚烧法,当有机肥体进入到沸石转轮后,通过沸石将大气中的大量有机成分吸附,从而想成相对较为干净的空气,之后将产生的空气排入大气中,其他部分则继续进行循环处理,这样可以降低处理过程中的后续成本。通过沸石浓缩转轮可以大风量、低浓度的废气浓缩成小风量、高浓度的废气后通过直接燃烧的方式转化为水或二氧化碳,从而有效去除有机废气。在处理中通过沸石转轮的解析和动态吸附过程进程处理,因此没有吸附剂饱和问题,只需要对转轮的风量、转速以及再生温度等进行适当的调节就能获得较好的浓缩效果。直接燃烧方法对有机废气的浓缩倍数高达20倍左右,去除率约为90%,但其所需的燃料费用较大。触媒燃烧的关键在于催化剂的合理选择,催化剂的作用在于其能和有机废气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有效分解有机废气。在化学反应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还可以进行利用;因此燃烧技术是一种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经济合理的方法。
3.4 微波催化氧化技术
有机废气的微波催化氧化技术是由填料吸附/微波解析技术发展而来,并将一般的热解吸方式转变为微波解析,降低了能耗、缩短了解吸所需的时间,而且吸附剂反复使用20次,还可以保持原有吸附能力。国外已经有微波催化氧化技术在有机废气处理中的小规模应用,在中国尚处于研究阶段。与常规加热催化热解技术相比,微波催化氧化技术的优点是催化热解效率高、能耗比较低、吸附剂的损耗小、启动迅速、解析时间比较短、对环境温度影响小;缺点是对不同的有机废气需要选择不同的吸附剂,而且微波功率、加热时间、载气流量等对微波催化氧化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3.5 膜分离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就是以膜分离系统的功能和特点为基础,在有机废气的污染物进入到膜分离系统之后,在膜的选择性和指定压力的作用下被隔离分开,达到指定的收集量之后经过冷凝回收系统的处理变成可利用的有机溶剂。经过分离后的气体毒性含量较低,可以达到排放的标准,能够和污染物隔离之后及时地进行排放。因为这项技术有着较强的处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能耗量较小,可以防止产生二次污染的情况,因此在化工行业和制药行业等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使用的时候,膜分离技术对于膜的结构和压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要求,所以需要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技术研究和材料研发,膜结构的合理性和污染物的隔离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压力的大小会影响到膜分离系统的渗透率。所以需要持续地提升膜分离技术的研发力度,保障膜分离技术含量的同时,提升对于污染物的回收力度,实现增强有机废气的处理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当今时代而言,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人们要不断创新技术,在利用传统废气处理技术的同时,积极研究新技术,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促进工业发展,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要想快速提高对有机废气的处理的效率,技术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积极研究新技术,减少有机废气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好人类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周晓庆,李可然.挥发性有机废气危害与处理技术研究[J].化工管理,2021(32):52-53.DOI:10.19900/j.cnki.ISSN1008-4800.2021.32.024.
[2]宋媛媛.有机废气处理工艺的探讨及处理效果的评价[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2):74-75.
[3]尉苗军.有机废气处理的主要方法探究[J].科技与创新,2021(10):46-47+52.DOI:10.15913/j.cnki.kjycx.2021.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