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希望,如何更好地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乡村,如何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是一项重要工作。分水镇围绕桐庐县“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全民兴县”三大战略,以“党建6+ 迎风飘扬”工程为总载体,围绕“产业发展、增收化债、美丽庭院、协商民主、乡贤回归”五大主题,努力打造美丽浙江乡村振兴分水样本,走出一条具有分水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形成“五个齐头并进”的生动局面,其中一个特色路线就是以“生态为本,产业为魂,项目为王,增收化债为着力点”,做好生态和旅游两篇文章,全面助力分水乡村振兴。
一、主要做法
分水镇紧紧围绕领导班子、办公室主任和科室人员“三张”干部责任清单,严格抓好精细化管理,统筹推进生态和旅游两块工作,做到“以生态护航,为旅游开路”,做好并挖掘美丽生态与美丽经济、生态产业与特色的文章,结合二十八个行政村(社区)的生态优势、产业项目,精准对接,高效做好三产配套服务,推动分水绿色发展,概括来说,就是生态在行动、产业在行动、服务在行动。
1.生态在行动
自2013年起,分水镇开展“五水共治”的攻坚治水工作,到目前为止,“河里水”的河道实现长效落实河长制,“塘里水”的小微水体实现“一塘一策”管理,“家里水”的生活污水实现全面截污纳管,首先达到了生态宜居的标准,为分水镇近年甚至以后的镇村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生态基础。该镇接下来还将继续巩固“五水共治”成果,继续为分水旅游产业和项目的招引落地和发展保驾护航。曾有多次媒体慕名而来进行采访,比如2018年四月以新华社领衔的约二十家媒体在新龙村、小源村主题采访分水镇“秀水富民”案例,五月中央广播电台主题在新龙村采访分水镇“生态宜居”案例等等。
2.产业在行动
分水镇近年来以建成区为核心,天溪湖和前溪流域为旅游南北两区,沿05省道、16省道、分老线着力打造三条生态景观带,建设新龙、凤凰谷、保安源、怡源谷四个村落景区,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该镇当前旅游产业项目主要体现在分水旅游产品的挖掘与营销推广,做好“无中生有”的旅游产业工作。当前重点工作是高标准完成三大任务:
一是搭建一个平台——旅游集散中心,结合“两馆一客厅一中心”打造,高规格高档次推进中心方案设计及装修布置,这将成为分水的新名片,是分水对外展示自我的最佳平台。
二是创建三个景区——以丰满业态,激发老街活力为目标创建武盛老街3A景区、结合珊瑚岭景区与美丽庭院创建小源村3A景区村庄、结合山湾湾项目创建高联村2A景区村庄。目前,已基本创建完成,2019年还举办了武盛古街开街节活动。
三是培育好三个旅游新景点——富源忆长征项目打造爱国主题教育基地、高联山湾湾项目打造激情漂流、大路呱呱叫项目打造农旅结合示范点。
3.服务在行动
分水镇全力为新增旅游产品的打造和推广做好谋划和服务工作,使之成为分水旅游业乡村振兴典型点位,重点是每年搞好三个活动:以活动开展实现分水旅游产品的推广和品牌打造,每年都会开展四月青笋节、五月乡村旅游季开幕暨520活动,下半年的古树节。结合活动开展,展示推广分水各个旅游产品与农产品品牌“分水粮言”,以实际行动为分水代言。2018年还开启了与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合作模式,2020年参加中国礼品行业100强桐庐峰会进行特产农产品和旅游产品推介。
二、存在困难
分水乃至全国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确实有不少成功典型出现,但是更多的地方依然面临着“三缺”情况,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乡村振兴前进的步伐。
1.振兴政策缺题材。分水镇大旅游产业的发展从无到有,有了明显发展,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政策制约多、支持少、题材少,使得项目裹足不前:分水镇新龙村是“秀水富民”典型点位,依托其百合园、中草药园、沿江水利资源与风情小镇,计划打造龙潭水上休闲码头,但是苦于无上级部门牵头、无政策支持等原因,项目当前处于搁置状态;高联村山湾湾激流探险漂流项目,绝对高差大,发展前景好,开漂前一度为洗浴接待中心的供地缓慢所困。
2.振兴项目缺钱财。分水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思路是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联合打造特色产业项目。全镇各村的大部分项目实现预期收益和成效,但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些项目存在资金短缺、无法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3.振兴长效缺人才。乡村振兴实际上是人的振兴,在所有产业项目的后续发展和运维上,必不可少的是相应的人才需求,但是当前回归乡村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紧缺。分水镇或多或少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大路村“呱呱叫欢乐农场”作为三产融合的现代田园综合体项目,在建成投入使用后,镇村两级都缺乏运维管理人才,必要的外包运营是当前可行的方法。
三、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必须突破制约要素,紧抓物的资源、人才资源,发挥合力作用。分水镇的“产业发展、增收化债、美丽庭院、协商民主、乡贤回归”五大主题,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三缺现状”,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
1.强化载体展实效。分水镇以“党建6+ 迎风飘扬”工程为总载体,将“兴业惠民 乘风破零”工程等一系列载体联合起来,深入实施“产城融合、农旅结合、区域整合”三大举措,着力推动笔业、五金机械、大旅游、电子商务和商贸商居五大产业发展,发挥合力作用,助力打造美丽浙江乡村振兴分水样本。
2.集中精力抓招引。分水镇在产业发展工作方面注重“紧盯产业发展抓招商”的总基调,突出村级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摒弃无上级立项补助的大体量村级集体主体建设工程。强调镇村主要领导领导集中精力抓产业项目的招引,积极对接做好项目落地的政策兑现和服务工作,实现落地项目发挥最大的实际效益。
3.重视人才出长效。分水镇立足本镇实际,根据“人才强镇”战略实施要求,转变人才理念,优化人才环境,重视经济、电子商务、管理类、技术类、营销类、旅游类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重视镇村和行业人才的招引与培养,着力提升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为分水的产业发展的长效运维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