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主要为了强化学生的价值观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改变学生的德道观念,还可以促使学生整体素养的形成,适应当下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加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政治观念,可以促进学生良好三观的形成。同时,新时期的到来对教育部门对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核心价值观不仅成为教师工作的主要标准也是每个公民的行为规范准则。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初中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不断的去探索和更新教学方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在教学当中教师更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忽视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并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式表现得比较单一化。很多教师主要注重道德与法治课的理论教学,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去理解这些理论知识。虽然有些教师也采用了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但是使用的方式太过于单一化。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这门学科中会涉及很多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但是很多老师还是在奉行着传统教学方式,这样形式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同学们更没有办法去体现出道德与法制课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对一些新事物比较好奇,但是太过于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比较枯燥。
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过度的重视课本教材内容忽视了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融合。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较侧重理论,而初中学生正处于道德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并且,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只能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被迫的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6大“新”目标当中提到: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否熟练背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但大多数初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并不是很清晰。主要因为初中学生社会经验比较少,他们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因初中学生的三观还未完整地树立。近几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了教育部门和各大中小学教师的高度关注,但是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有限,所以小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仅限于个人认知程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当中的意义
在核心素养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小学当中,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在课堂上通过初中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道德与法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值得每一位初中教师的思考。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找教学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当中的每个环节当中。在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教师更加注重德育教育价值。
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多数初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比较受宠。所以在生活当中会产生一定的自私、自负等心理特点,这些不良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可以帮助他们改正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发展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有利于实现有效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教师在教学当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还可以实现德道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往正确的道路方向发展,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把自身的利益和国家利益连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可以感受到教师身上的正能量,同时在教学当中渗透一定理论知识,只要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措施
(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想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客厅教学融合到一起,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存在的问题,把学生作为情境教学当中的主体,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同时,教师还需要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师在为学生讲授课程当中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比如说初中道德与法治《坚持改革开放》,本节课需要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政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取得了哪些成就。了解改革开放的作用和意义。本节课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软件播放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和城市建设,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腾飞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对比。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创建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教学当中去表述出自己的想法。
(二)教师可以采用微课堂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现如今很多初中教师都习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导入新课内容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很多内容当中的案例呈现出来的方式方法太过于单一了,只是讲述了情节场景而没有创造相应的情节,学生也不能更好的理解案例的真实意义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教案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学生融入情境之中。不要只靠书本上的文字。很多老师还是在奉行着传统教学方式,这样形式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同学们。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如果教师依然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很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初中道德与法治当中有很多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枯燥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微课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把数学内容知识融合到其中,使用微课的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比如说初中道德与法治《坚持依宪治国》在这节课当中学生需要知道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益和法律权威。在这节课当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微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可以把宪法内容剪辑成一个微课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宪法的重要性,让学生如何可以了解到怎样保护宪法。同时教师通过网络寻找一些宪法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讲解课本内容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应该给予更多学习空间,并且要把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比如说,初中道德与法治《维护祖国统一》本节课,学生需要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以及“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内涵以及“一国两制”的含义。为了让学生可以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教师可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和课堂教学结合到一起,提高学生的对一国两制的理解能力。
(四)更新教学手段,采用“游戏推进式”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学生在生长过程当中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体现社会价值的基本特征。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刻不容缓。但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当中,这门学科主要学生自己去领悟和理解。太落伍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当中。比如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我国的国家机构》再者一单元结尾,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课堂游戏功能”设置“知识竞答”游戏,在活动当中学生可以提前去复习这节课的知识点,在网上搜索关于这些课的相关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我国的国家机构”这一单元主要是讲的是我国的国家机构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教师可以运用学生分组PK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点的落实巩固,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运用抢答的方式去回答问题,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在游戏当中,教师既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又使得学生在快乐的教学氛围当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理念,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当中还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通过有效教学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钱传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05):25-26.
[2]左敬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神州(上旬刊),2020,000(007):101.
[3]薄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
[4]李长珍.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J].文渊(高中版),2019,000(00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