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学生的道德素质并非与生俱来的,它是由社会生活、尤其是学校教育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化学是一种具有丰富、生动、具体的德育主题的义务教育,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充分发挥其作为强化德育的主要阵地的作用,教书和育人是德育赋予化学教学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正确的教育。由此可见,在化学教学中,道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一、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学生的品德,是素质教育的关键。陶行知先生曾讲过:"品德是树人的根本"。也有人说:"应该把素质教育看成是头等重大的大事。因为一个人学习上的问题,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终身生活;但品德、性格上的问题,却可以贻害他一生"。在化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注重化学科技的教育功能,以矫正传统化学教育中的唯科学化取向,也要求现代化学素质教育中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发展,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使学生把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了解化学社会、处理与社会发展有关的化学现实问题相结合起来,以培育其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高中化学课堂德育实践现状
因为高中化学知识点涉及很多方面的化学基础知识和相关复杂实验,所以对一些基础没有打好的学生而言,在高中阶段相当于重新进行化学知识"装备"的一次关键时期。但因为面临着高考的压迫,部分化学老师为了趋于赶课程而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程度以及掌握情况,往往对学生的试题成绩和考卷反馈状况更加注重,而忽视了老对学生们的教育德育。同时因为部分学习基础并不太好的同学也面临着考试压力,所以也难免出现了打退堂鼓的念头,所以化学老师们必须要做的事情便是帮助学生们树立勇气和信心,以便能够对自身的学习水平充满责任感,并且愿意主动加以补习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实力。
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1.环境教学在高中化学课程上的渗透。
在高中化学德育课程课堂中,老师要引领高中学生深入地认识化学科技不但能够解决人们所遇到的各种资源短缺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且还能够为人类文明发展带来很多影响,或者是灾害。同时高中生也应该意识到化学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不仅要了解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和使用价值,同时还要减少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自然界等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社会责任心和科学意识。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往往就会产生各种环境污染,于是老师们需要强调重视环保。通过环境保护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渗入,从而达到对高校化学课程课堂德育的渗入,就可以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渗入环保。化学实践是开设化学课程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化学课程的主要部分。
2.利用化学知识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在化学教育的过程中,化学老师将当前社会所关心的热点话题带到化学课堂中,从而使学生通过化学课堂学习来关心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比如化学老师可以直接把有关全球环境演变的问题直接呈现到化学教学上,并引领学生们一起参加化学实践,甚至引导学生们走上化学课堂一起去看看被化学生产过程所污染的环境,从而让学生们认识废弃物、环境污染的源头,并给学生们讲述这些废弃物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而这种废弃物的源头更多的是一些工厂或者小作坊,没有卫生许可,领导人也缺乏环境意识,而这些直接的感受就可以使学生们认识到化学环境污染的可怕,进而形成了正确的化学学习意识,也就可以提高了学校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
3.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
环境是每个学生进行品德意识渗透的有力保障,教师要尽力地为每个学习者创设良好的自然环境。如此,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陶冶过程中,才能调动学生的潜在意识,使每个学习者建立良好的品德意识。高中化学的课程内涵固然不深,但就是培养学生直接接触社会的基础学科。因此,在化学中什么状况会导致化学污染,以及采取什么有效性的方法才可以降低化学毒害,从而实现校园环境的安全和健康,是德育渗透的一个关键方面。而德育渗透也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个性思想道德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因此提高学生其社会责任心是德育渗透的根本目的。
4.兴趣教育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在高中的化学课程中,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训练,以帮助学生培养对化学的积极性,进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化学课程中,可通过将课堂中介绍的各种化学常识,直接带入到现实生活,例如在对氢、氮等的化学基本知识介绍时,就可使学生认识上述元素的基本性质,也同时介绍了上述元素的实际应用,还有关于氢、氮气的各种化学反应等。利用生活中典型事件,增进学习者对上述元素的认识,使学习者明白:为何现在游乐园贩卖的气球都采用氢气,以及氢气为何能够成为新的绿色燃料,什么因素控制着氢这一绿色燃料的发展趋势。把化学知识带到学校生活,通过大量的化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而培养的化学学习兴趣。教师也应改变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通过丰富教学方式,把学生从化学教科书中解脱出来,并指导学生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物质变化探索其中的化学原理,进而培养追求真理,探究科学,发现科学,利用科学技术的习惯。
5.学校适当开展化学相关实践活动
当前,我国在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视德育,既要贯彻好德育工作,又要落实好德育工作,不能只随流而不实干。由于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定期的化学交流,来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关于化学课本知识的讨论,或者讨论一些生活中关于化学的话题,让学生们更加的了解到化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结语
道德素质是人的基础素质,进行专业德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了德育教育,道德教育的潜能是激发和推动生活以及学习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谭秋萍.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创新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6.
[2]寿业青,孙洪旭.谈初高中化学的衔接过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
[3]杨黎鸣,李晓光.探析高中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