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该工作较为复杂、繁琐,涉及到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现状,需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管理工作的开展,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常用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其应用在土地管理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也叫做GIS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信息技术、计算机来运行,通过信息数据的综合处理和分析,为各行业提供精准、可利用的信息。随着科学的进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越来越全面,其已具备独立处理各项工作的能力。地理信息系统主要通过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存储,将同类数据进行归类,并对数据中的错误信息进行提取、标记、修改,并在对比、修改中,对数据进行集中处理,便于信息数据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也可以将数据进行交换、传输,一般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对数据进行搜索、处理,将现有的数据和已有的数据都汇入数据库中,实现数据的整合、共享,并对重复数据进行删除,对错误数据进行恢复。当前,现代化地理信息系统具备图文交换功能,可以将数字信息转化为图形,便于用户使用,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具备软件系统,其中的扫描仪、数据录入设备、传输设备等都可以保证数据的精准性[1]。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范围越来越广、任务越来越重、项目规模越来越大,这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管理方法的科学、先进、适用性,保证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开展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地理信息系统因为自身优势、功能,可以规范、创新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确保土地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率。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表现
(一)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地籍管理主要对土地的地理位置、土地数量、权属、作用、质量等进行分析,记录,其一般作为一种登记簿存在,地籍管理基本内容是土地权属首次登记和变更登记,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地籍权属变更和改动。对此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来解决该问题,确保地籍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同时,也可以保证效率和质量。一般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并对土地进行等级分类、权属分类、用户分类、农民占地分类、土地植被覆盖率分类。在分类后,将分类内容自动生成数据表格,便于人员进行管理,另外,在地籍管理中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土地信息进行查询、分析、统计,最终有效规划和管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为了更好的在地籍管理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信息技术研究,以此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将地理信息系统和自动化系统进行结合,以此推动土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二)土地规划利用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分析空间叠加情况,通过数字模型对土地质量和用途进行综合评估,并在评估后自动生成评估等级指标,且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也可以对已有的土地数量和质量、土地农作物类别、农作物产量等进行预算。根据预算结果对土地资源的隐藏生产潜力进行预算,以此根据人类生活粮食产量实际需求规划土地,并对人口承载量进行预测。总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优化土地资源规划和开发工作,通过一些预测信息作为规划依据,并对大规模土地也进行分析。
(三)土地定级估价中的应用
土地定级评估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一般在进行土地定级评估时需要建立图形数据库,根据图形数据库将土地基本情况采用地形图展示出来,并通过比例地图作为图形数据库底图,通过电子扫描仪直接对底图进行扫描,最终在图形处理技术下获取更为准确的数据信息。想要确保地形图数据的精准性,就需要在地形图中输入坐标值,并采用特定符号表示地貌、地物,对于道路一般直接可以采用线状来表示,最终有效完成整个土地定级估价工作。另外,在建立土地定级属性数据库时,需要根据国家土地管理中规定的规章程序进行,在具体的定级过程中对需要评估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明确土地位置、土地质量影响因素,并确定土地的差异性。土地定级评估指标需要根据几何数字来表达,以此形成地理信息系统的点、线、面空间管理坐标值,其也可以作为土地定级属性指标和属性信息数据,最终获取的数据输入地理信息系统中,便于更加合理有效的对土地进行规划。一般土地定级数据分析和处理需要采用以下软件辅助完成:第一,ARCVIEW软件。该软件将定级影响因素中土地定级地区边界间距最大值作为土地定级评估半径,并在地基因素周围建立宽度缓冲带,采用缩减模式,得到缓冲带分值。第二,GPW软件,该软件通过两种不同的指令,将因素中的个体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集中处理,最终编制成为分值图表;第三,RCVIEW软件,该软件需要对因素图进行处理,形成土地定级单元,并将边界线放入软件中通过指令进行处理[2]。
(四)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当前土地动态监测主要采用土地利用变更研究方法和遥感监测技术,前者主要对需要变更的土地图版进行绘制,在分析后对绘制结果没有变更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最终将对比后的结果作为土地利用依据。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工作中,可以形成土地变更研究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录入、土地变更数据分析、数据输出等,将土地变更分析作为土地变更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且该系统也便于用户直接获取研究结果,并根据过程库制作数据表格,根据数据表格保证变更数据的准确性。如果数据准确,则直接将表格和图版进行合并,一般通过过程数据库直接可以获取新的变更图版,并形成变更现状图,人们可以直接将变更现状图置入历史数据库中,用户直接可以通过用户系统查询数据。当变更现状图错误时,用户可以在历史数据库中调取原有数据,以此更正错误数据。总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开展土地动态监测工作,可以推动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进行,土地执法监察需要根据土地法律法规对土地资源管理情况进行检查,便于及时解决土地管理中的违反乱纪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主要在于这两方面:第一,对土地资源管理部门任务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第二,对土地使用者和土地权所有者的土地开发利用、土地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最终确保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进行[3]。
结语:总之,信息技术可以为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完善提供技术支持,为了更好的保证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该系统应用的研究工作,拓宽其应用范围、明确未来方向、有效发挥功能价值,以此确保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稳定、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胡悦. 浅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名城绘, 2019, 000(011):P.1-1.
[2] 王文超. 浅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时代经贸, 2019, 468(07):77-78.
[3] 张广端, 王猛.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商品与质量, 2020, 000(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