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职汽车新能源教学创新开展的必要性
1.1满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对人才需求
在汽车使用量较高的环境之下,必然会促使新能源汽车保养与维修领域人才需求量较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仅包含了汽车的设计、生产同时还包含了销售服务的。当前新能源汽车对向市场之后,新能源汽车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论是在研发生产或者是销售服务整个流程当,对于人才都提出了双向的要求。不仅要人才具备新能源汽车的相应知识或者是技能,还要对传统汽车有足够的了解。因此,中职学校在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教学活动开展当中,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对相应人才的需求[1]。
1.2促进中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不断发展之下,中职院校面临了较大的市场竞争。很多学生在在就学方面会进行考量,多数学生会选择高中继续求学,然后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当前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中职院校如若能够抓住这一机遇,对相应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进行培养,能够为整个社会和该领域提供更多专业性的人才。这对于中职学校而言,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便于后续的招生工作,也能够提升中职院校在教育领域当中的地位,让新能源汽车相应企业将人才供给目标转向中职院校。因此,在新能源相应知识教学活动开展当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能够促进中职学校的长远发展[2]。
2中职汽车新能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途径
2.1构建自主探究式知识学习课堂
在当前各个教学阶段,很多教师都会针对教学活动开展的内容来采用差异性的教学方法,主要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调动,也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来夯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能够让学生对知识可以进行灵活的运用。为此,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在针对新能源相应知识进行讲解时,应当构建起高效的课堂。例如,教师可以构建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主要是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课前,而对于学习当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放置到课堂当中。通过采用该种翻转的教学转换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在知识学习时,真正的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可以将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关于发动机运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在课前呈现给学生,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也可以借助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辅助学生来了解关于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发动机运行原理方面的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前,教师可以针对这一专业知识的核心内容提出几点问题,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之后来查找相应的答案,然后在课上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和点评,并且补充学生未能发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这样能够让学生对该方面知识有更牢靠的记忆。
2.2推进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增强教学效果
对于中职教育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一体化教学而言,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设备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就会导致学生在知识实践应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当推进信息化手段的使用,保证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效果。在进行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抽象的汽车专业知识往往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实践教学设备的不足也制约着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获取。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软件来弥补实践教学设备的不足,在讲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线路及关键技术》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结合动画帮助学生来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动画演示可以给予学生新鲜的学习体验,帮助保持学生在课堂当中的注意力,由于汽车的技术线路较为抽象,大部分学校都难以满足对教学设备的需求,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一体化教学进程。通过教学软件学生可以了解到新能源关键技术包括电机系统、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等重点内容。通过在做中学的图文结合方式进行一体化教学能够在提升学生学习体验的基础上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来呈现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线路,从而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该案例中,教师在一体化教学模式里面融入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的基础上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通过推进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3编写系统性的教材,优化课程质量
高质量的教材以及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他们更加快速地吸收需要掌握的理论和知识,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更快地获得更加专业的新能源汽修技术。因此就要进行高质量教材的编写,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优化,同时也要跟上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和理论的脚步,不断地更新教材的内容,改良课程设置方案,紧跟时代步伐。 针对学生的培养,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比如通过同企业合作或其他高校合作的方式,促使中职新能源汽修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加合理。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可以给在校学习的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给他们安排更多的实训课程,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理论的实践,其次可以通过同其他高校的合作,进行学习交流,推动学校新能源汽修教学体系更加完善,也让学生们能够接受更多专业性的指导。当然,良好的课程设置还需要合理的测评体系进行辅助。由于新能源汽修专业的特殊性,其更注重过程培养和技能考核,更注重实践,因此就需要改善传统的测评体系,通过技能考试,实训测试等方法,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让学生们更注重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学习和养成,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在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前行。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够推动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是新能源汽修领域需要的特质。
结束语
中职汽车新能源教学创新开展的必要性是满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对人才需求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中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未来中职汽车新能源教学中创新教育方式时,应当对丰富汽车专业教材和教学资料内容,构建新能源汽车智能实训室和自主探究式知识学习课堂,更要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成果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知识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李忠虎.新能源汽车视角下中职汽车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6):132-133.
[2]白科.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思路研究[J].时代汽车,2019(20):47-48+58.
[3]綦书民.学校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3):76-77.
[4]黎冬梅.中职新能源汽车电气课程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19(30):54-55.
[5]徐海.浅析中职汽车新能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途径[J].祖国,2019(03):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