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3:48

世纪中文出版社 ——“建设顶级中文期刊”为使命!期待与您同行......
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
周世明 柴嘉隆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世明 柴嘉隆,.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J]. 城镇建设与科学,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753.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的提出使乡村发展具有更大的发展可能,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未来乡村发展的前景。乡村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实践行必然要加强乡村文化的建设力度,把握其深刻内涵,找准乡村发展的正确方向,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促进我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以“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展开探析,从多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旨在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目标。
关键词: 乡村文化乡村振兴对策研究
DOI:10.12721/ccn.2023.157753
基金资助:

引言: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迎来诸多发展契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得我国发展愈来愈协调。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有所增长。对于广大农民而言,乡村文化生活不仅能够丰富其业余生活,而且能够提高其精神境界,以更好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当中。因此,必须加大乡村文化的建设力度,促进文化繁荣的同时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

一、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是指长期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农民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由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等因素组成的文化集合体,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韵味,能够全方位反映出当地的乡村风貌和淳朴之美。因此,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乡村文化使其重中之重。

二、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其一,缺乏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乡村文化发展的动力不足。由于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城乡贫富差距较大,因此农村地区的大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在农村地区的人员多为老年人或儿童,而留在农村地区的年轻人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无法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由于农村地区人口流失的问题使得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缺少专业化的管理人员,普遍由村干部代为实施,村干部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下缺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易导致乡村文化建设工作流于形式,无法经常有效地组织农民参加文化活动,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其二,投入乡村文化建设的经费不足。根据各地财政支出的现实情况来看,用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不足,缺少资金支持使得农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无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助力乡村文化的发展。

其三,缺少乡村文化建设载体,难以满足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农村地区文化设施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大量器材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未充分利用器材设备实施送电影下乡、送文化下乡、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农村地区特色文化也无法借助相关载体充分展现,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得到切实满足,人对乡村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三、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

1.挖掘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人才是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当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但仍然能够遵循“人尽其才”的原则挖掘并培养出一批潜在的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因此,乡村文化管理部门应当摒弃以往传统的用人观念,采取多种方法手段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文化建设工作队伍,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例如,乡村文化管理部门可以将退休教师、技术人才吸纳到文化建设队伍当中,经历选拔、培训等环节使其成为广大农民参加文化活动的引领者。在选拔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相关人员能否胜任该项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乡村文化建设骨干及工作人员的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定向培养、外出培训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乡村文化建设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此外,政府层面应制定有关人才扶持的政策,通过提高经济待遇带动群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以解决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匮乏的问题。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支持是促进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更好实现乡村振兴,应当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当地企业或名人捐助等形式加大乡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建设人才的薪资待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乡村文化活动。同时,为做到物尽其用,合理配置建设资金,应当将多渠道的资金支持用到刀刃上,如加强对于乡村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场所的建设和优化,以吸引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丰富的文化活动中来,满足其精神层面的需求。此外,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当地政府应为其提供政策支持,对于赞助文化活动开展的企业予以减税优惠等等,多措并举。

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提高广大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乡村文化管理部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开展富有吸引力和创新性和文化活动。其一,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将民俗风情文化同旅游业结合起来,融文化与景色当中,通过开展民族舞蹈表演、山歌对唱等活动增强游客对乡村文化的真切感受,利于打造文化品牌,推动文旅的发展建设。其二,充分利用各类器材设备落实好文化下乡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三,以文化礼堂、乡村文化服务中心为载体搭建文化交流平台,邀请当地致富带头人、名人分享其成功经验或邀请理论人才进行法治教育,营造和谐欢乐的气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劳动技能的培训,全方位提高广大农民的素养和能力。

4.创新文化服务体系,激发乡村文化市场活力

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落实好农村文化投入机制,重视农家书屋、农民讲习所等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加强宣传和引导,使乡村文化建设做到真正落实。同时,为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水平,应当进一步完善构建反馈机制,根据群众的需求开展文化活动,使其具有针对性、计划性和实效性。通过创新文化服务体系,积极落实开展各项的文艺俱乐部、读书俱乐部、农村表演团体、民间艺术社团、老年表演健身队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团体,打造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农村文化市场。

四、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应当重视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助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因此,乡村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一定要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规划要求,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路线,并将其更好地融入到现代文化中,使乡村文化的内涵和深意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得到体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芮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城乡文化融合发展思想研究[D].导师:邓湖川.西南大学,2021.

[2]陈东升.发展乡村文化,助推衡南乡村振兴[J].营销界,2021,(13):28-29.

[3]张世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导师:倪国良.兰州大学,2019.

[4]聂耀聪,刘伟平.以文化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以韶关市乡村文化旅游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9,(04):48-51.

作者简介:

周世明(1985.10——),女,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建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数字媒体艺术。

柴嘉隆(2000.06.09),男,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建筑学院,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数字媒体艺术。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