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A乡村一度被称作 “四无”贫困村,“四无”主要包括:无产业支撑、无集体经济、无青壮年劳动力、无增加收入渠道。为了可以使该乡村摆脱穷困潦倒的情况,就要对乡村的整体进行深入分析,充分利用好区域的资源,借鉴先进的发展理念,并且在我国A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再去制定相对应的发展政策。在我国大多数的乡村旅游发展中,通常都会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不具备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两个问题导致乡村中的一部分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没有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起到任何的作用。同时,我国还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另外,亚健康、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也在不断地涌现,这使我国对国民健康的重视程度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国家从战略层面规划,在 2030 年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要求各地区合理配置医疗、医药等产业发展资源,构建出具备完整性、合理性等特征的健康产业体系,并提出健康要与养老、旅游等融合,发展新业态。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在当前,我国学术界还未得出一个有关康养旅游的权威的界定和概念。在我国学术界之中,最早的学者王赵曾经认为:康养旅游也就等同于健康旅游、养生旅游,其根本是建立在一种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文与文化环境基础之上,结合了多种形式比如观赏、休闲、游乐等,以期获取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复健等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后该想法也被徐红罡所采纳,在《〈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解读》中,徐教授认定康养旅游就是健康、养生旅游,简称为康养旅游。而在后来历年间的发展之后,在2016年所颁布的《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中将康养旅游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其认为通过采用养颜健体、修身养性、营养膳食以及关爱环境等等多种手段和形式,能够促使人们在心智、身体以及精神上都能够实现一种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旅游活动,康养旅游也就是上述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
我们从字面意义上进行分析,康养,能够简单地概括为“健康”和“养生”这两个部分,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能够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与此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别和不同之处。“康”其侧重点更加偏向于对人体机能的完善以及健康的一种关注,其主张主要是期望通过一定的生活方式以及手段从而实现对疾病的预防以及救治工作,以此来获取一个更加健康强壮的身体,其目的是增强活力、延年益寿;而“养”其侧重点更加偏向于对人们身心、心灵层面进行放松和愉悦,通过优质的空气、优美的环境以及舒适的休闲区域从而来实现对个人压力的释放,达到身心愉悦和放松的效果,最终实现一种心灵净化的程度。简单来讲,康养其根本还是以健康理念为引领的养生,其更多地关注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心情的愉悦,其在于对生命进行养护,是一种依托外部的环境来使实现身心健康趋向最佳状态发展的行为活动。
乡村旅游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乡村进行建设,将其打造为美丽乡村,从而在此区域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使乡村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各方面得到发展。乡村康养旅游这一概念,主要是通过主打康养旅游的方式,为乡村吸取受众和游客,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能够缓解当前我国人们亚健康的状态,另一方面能够以此为基准带动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
(二)理论基础
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们所需的五大层面运用“金字塔”的形式,形象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巧妙运用“金字塔”的方式,让人们明白人们的需求存在递进关系,当人们最低的需求被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就会向更高的需求去追寻。我们通过将马斯洛需求理论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后发现,人们对旅游业的需求也是呈现出了递进的关系,而乡村康养旅游全面符合游客们对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高层次需求。
二、我国A乡村康养旅游现状分析
(一)发展规划不健全
我国A乡村在发展乡村康养旅游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利于发展的问题,如:旅游发展规划不健全。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在旅游发展规划的方面进行调整,因为规划中存在着时间长、措施不够全面的问题,进而造成了规划完成度不尽如人意的情况;第二,从旅游发展管理的角度来看,我国缺乏大量专业的管理人才以及先进的管理方式,从而出现已经完成制定的旅游发展规划方案不能及时的应用,并且不具备独立的监督体系,进而导致A乡村的旅游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造成质量较低的情况。
(二)基础设施完善度较低
建立健全的旅游区域基础设施可以将游客们的满意程度大幅度地提升。作为全新的旅游模式,乡村康养旅游发展在前期主要靠一些企业的投资建设,等到后期才会得到相对应的经济利益。所以,相关的旅游业企业将大部分的资金全部投在了旅游区域的建设开发上面,而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几乎为零,这也就使得乡村基础的设施出现完整度较低的情况。
(三)产业链尚不完善
在当前,由于我国A乡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对于高端特色项目的引进和引领工作相对匮乏。在当前的“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之下,A乡村的主要服务依旧集中于餐饮、住宿等等这一类的劳动密集型服务方面,其整体的产业层次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服务的内容也比较单一没有特色以及亮点。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当前我国A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不足,旅游的方式匮乏,无法吸引以及留住客人,其乡村所具备的康养旅游资源优势无法很好地转化为产品优势,更是无法转化为其当地的经济优势。
(四)智慧旅游系统落后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了智慧城市以及智慧旅游系统概念的兴起,这样的概念兴起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旅游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当前,智慧旅游信息系统在乡村康养旅游发展之中起到着很重要的带动作用。一方面来讲,当地的政府能够通过智慧旅游系统获取到更多的有效实用的信息来用于乡村康养旅游行业的发展,智慧旅游系统的建设,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旅游产品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另一个方面来说,为了能够尽可能精准地把握游客的需求,智慧旅游系统能够为游客的体验评价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但是目前A乡村在康养旅游方面的发展依旧处于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智慧旅游系统尚未建立完善,在大数据建立方面依旧存在很多的不足,相关政府部门尚未关注到这方面的短板。
(五)相关人才紧缺
A乡村的康养旅游产业要想长久地生存下去,做到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持续注入经济活力,那么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现如今,A乡村的康养旅游团队之中人才的数量不足,在医疗以及科技等方面的人才相对稀缺,缺乏学科带头人。不仅如此,在旅游方面的人才也很匮乏,缺少高层次的旅游经营管理人才乃至营销人才。现如今,A乡村亟须建立起完善的人才队伍。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康养旅游发展对策
(一)加强政府引导,制定全方位乡村康养旅游规划
当地相关政府需要大力积极的引导,同时将乡村康养旅游中全方位的旅游规划拟定好,在落实好国家和上级政府宏观制定的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策略的同时,还要对各地区的区域特色进行分析并结合拟定具备高效、全面性的策略,以保证乡村康养旅游能够得到持续性的发展。为了符合目前现有的乡村康养旅游的发展趋势,要提前做好 SWOT 分析,为做好全面性的康养旅游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健全基础设施,构建康养旅游全智慧景区覆盖
A乡村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应当要以“智慧旅游”作为切入点,进行康养旅游智慧景区的建设工作。可以推出线上APP以供A乡村的康养旅游事业发展,整合相关的“吃、住、行、医、养”等诸多方面的资讯和预订功能,并且进行逐步完善覆盖全景区的服务。当地相关政府可以通过颁布政策或者从财政的方面来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扶持,使“衣、食、住、行、医、养”等方面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以得到高效、合理的处理,通过分析A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目前的情况后可以得出,目前我们应该将建设和优化“住、行”方面相关的基础设施作为首要的重点工作。在“住”的方面我们可以引进国内康养旅游发展较好的企业,从中汲取经验,并且结合当地具有的区域特色,合理地来分配资源;在“行”的方面,首先需要考虑到A乡村康养旅游景点的分布:A乡村康养旅游景点具有分散的特点,可以充分地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打造全新的用车模式,使交通的顺畅度以及游客的满意度大幅度的提高。
(三)打造特色品牌,完善康养旅游产业链
旅游品牌象征着一个旅游产品的特色以及消费者对其的认可程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该旅游产品的开发成果以及发展的水平状态。A乡村要想完善其康养旅游的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首要应当做的就是打造当地的特色品牌,挖掘特色旅游价值。在特色品牌的基础之上拓展相关的旅游业务,打造由“医、食、住、行、养”为基础的,以“游、乐”为吸引的特色产业链。开发其他相关的产品,要拓展其服务不要局限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之中,基于特色品牌开设更多的服务项目,从而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真正意义上做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加强人才培养,保障康养旅游复合型人才供给
A乡村要想依托康养旅游得到可持续的长久地发展,那么对高素质、高业务水平的乡村康养旅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是必需的、必不可少的。A乡村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造出一支具有中坚力量的复合型人才团队。在其当地政府的支持之下,吸引具有专业业务水平的大学生人才前往当地。政府可以加大对人才的补贴和吸引政策的力度,吸引需要的人才集聚。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省政府的指导之下,和相关的科研机构之间建立起康养旅游培训班以及专题讲座等形式来实现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和其他地区的合作交流从而实现所需人才的置换。对于外界的人才,A乡村应当要积极创设有利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入驻,一方面,可以为返乡人才给予相关的福利补贴,另一方面,对外来的人才也应有对应的人才保障政策。对于已经存在的人才,应定期定时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学习工作,不断精进其业务能力,同时其巩固人才留下长期发展的政策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A乡村所在的当地政府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才吸引和保障政策,才能够进一步为A乡村的发展提供有力助力,有利于打造康养旅游的高精尖团队。
四、结语
本篇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我国A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对A乡村的旅游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其中,主要包含了完善全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的计划、建立健全的基础设施、加强乡村医疗康养的水平。总体来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A乡村积极贯彻国家政策方针,通过科学、高效地运用自身的地形地貌优势、气候和人文环境等,成功打造出了具有独特特色的旅游品牌,并且成为全国乡村康养旅游经济典范。希望以上内容能对相关领域有所帮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金媛媛,王淑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 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20,36(01):138-143.
[2] 马潇 , 陈磊刚 , 白宁 , 等 . 全域旅游背景下山西乡村康养 旅游发展模式探究 [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10):90-93.
[3] 梁淑芬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康养旅游融合发展探 讨 :以 河 南 省 登 封 市 马 峪 川 乡 村 为 例 [J]. 乡村论 丛 ,2021(4):118-123.
[4] 康嘉 , 丁新军 , 王翠清 .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发展康 养旅游策略研究 :以唐山乡村为例 [J]. 环渤海经济瞭 望 ,2018(10):91-92.
[5] 黄炜,孟霏,肖淑靓.精准扶贫视域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因素实证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57-68.
[6] RIBEIRO M, MARQUES C. Rural tour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ess favored areas; Between rhetoric and practic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4 (3):211-220.[7] LONG P T, PERDUE R, ALLEN L. Rural resident tourism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by community level of tourism [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0, 28(3):3-9.
[8] MURPHY A, WILLIAMS P W. Attracting Japanese tourists into the rural hinter land; Implications for rural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J].Tourism Management, 1999, 20(4):487-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