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建设已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建设过程中,部分职工对环境保护缺乏重视,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电力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确保电力企业的绿色建设。
1 电力建设的主要特点
首先,电力工程具有流动性。在权力建设过程中,流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施工人员的流动性。电力企业的一些施工人员不是正式员工。由于电力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缺乏,电力企业从其他单位聘用相关人员,导致施工人员素质低下,环保意识淡薄,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其次,电力建设环境流动更加频繁。由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不同,电力建设设计环境也有很大的变化,要求施工人员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有效地保护环境。其次,电力工程建设复杂。中国土地资源丰富,各地区环境有一定差异。一些地区环境恶劣,给电力建设带来很大困难,一些电力企业技术落后,影响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使电力建设复杂化。
2电力建设与环境保护存在的几个问题
2.1.电力企业的治理面临巨大压力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逐渐增加了各类企业的用电需求,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此外,由于政府部门用于电力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逐年减少,电力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不高[1],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效益的提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电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对环境保护缺乏重视,员工没有环保意识,在电力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果电力企业不能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电力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这与当初的目的背道而驰。电力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影响着各种企业的正常运作。如果政府部门缺乏对电力企业治理资金的投入,将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影响电力资源。
2.2.缺乏政府部门的监督
在电力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监督作用。然而,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缺乏对电力建设的监督。部分施工人员素质低,环保意识低,未按规定要求作业,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虽然政府部门投入了一些资金支持电力企业的建设,但往往缺乏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将环境保护工作交给企业[2]。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没有实施环境治理,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环境保护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政府部门不采取行动,对电力建设缺乏监督,将对中国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3.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对电力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电力建设中,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员工就不能受到制度约束,这使得员工缺乏环保意识,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电力企业缺乏对管理制度的重视和落实,使得电力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电力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应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其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以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解决电力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的相关对策
3.1.实施绿色建设
为了解决电力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在电力建设过程中,必须实施绿色施工,既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又能提高生态效益。因此,电力企业应更加重视绿色施工。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将制度落实到各部门,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员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3],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确保电力建设过程中绿色施工的顺利进行。绿色建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多方面。施工过程中,尽量选用对环境污染较小的原材料,节约能源。施工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对废料进行有效处理,避免原材料随意堆放,对水土资源造成极大破坏。第二,监督和管理施工的各个阶段。电力企业应安排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施工人员按规定要求操作,既能保证操作的合理性,又能避免材料浪费,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最后,在电力建设过程中树立绿色施工理念,电力企业可以引进先进技术,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效保护环境。
3.2.政府增加了对环境治理的投资
由于绿色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如果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缺乏资金投入,电力企业很难承担环境保护成本[4],影响环境治理的实施。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门应加大环保资金投入,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使电力企业能够实施绿色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节能材料,发挥环保作用。环境保护需要电力行业的共同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电力企业领导应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把生态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这就要求电力企业改变传统观念,使生态利益高于经济利益。这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而且可以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3.优化电力企业能源消费结构
目前,我国的发电主要以火电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在新形势下,我国应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优化电力工业能源结构,既能有效保护环境,又能提高生态效益,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应重视新技术,积极将新技术应用于电力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电力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及时发现电力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电力建设的安全性,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电力建设应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合理建设电力工程,加强节能材料的使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电能替代其他能源,提高电能利用率。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从而提高用户对电力企业的满意度。
3.4强化环保目标管理
当前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批意见中关于部分环保设施的要求太具体,业主在利用科技创新、技术革新、设计优化等成果进行建设时,常常会担心与环评批复意见不一致,出现未执行“三同时”问题。为不影响环保验收,必须履行变更或报备手续,增加管理成本。建议有关部门在环评阶段强调项目承诺的排放目标是否环境可接受,在环保验收阶段则强调环保目标是否达到,允许企业选取的环保设备或工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建议环保部门明确火电、水电项目环评变更或报备的具体内容。
4结论
本文研究了电力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一些问题,分析了矛盾产生的原因,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为政府和电力行业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改进方案,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对于这一研究方向的进一步研究,首先要加强电磁辐射数据的收集和研究,提出减少电磁辐射的方法。其次,在体制改革研究中,要注重电网建设与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部门的多党联动机制,调动电力企业内部的一切资源,配合电力建设。三是深化工艺改革,进一步精简工艺,缩短施工时间。
参考文献
[1]山区输电线路的环保设计和措施研究[J]. 曾二贤,包永忠,杨景胜,高斐略. 电力勘测设计. 2014(01)
[2]姚金雄, 彭飞, 雷晓峰, 等. 基于环保设计理念的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践[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8): 50-54.
[3]李川.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 8) : 163-165.
[4]罗超,查智明,姚为方. 输变电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 5) :18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