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发展环境的变革发展特点在单位员工思想价值层面也有所体现,各单位员工的思想较为活跃,具有多元化特点,而且对于自身利益的追求也有所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也应注重改进创新,改善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充实和完善思政工作内容,将新思维和新理念融入其中,积极探寻工作新方法,拓展新路径,为林业单位思政工作的高效开展打下基础。
1.模糊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1.1模糊性思维普遍存在
思政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单位员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前都会先对员工思想状态有一模糊性认知,而后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开展,所以模糊性思维在林业单位思政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普遍存在,而且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场合下这种思维也大量存在。
1.2激发思政工作的联想性
员工思想状态会受到各种信息资料的影响而产生一系列联想,与此同时也可以与头脑中的其他信息相联系从而对事物有一个模糊性辨别。各项工作在开展期间也如此,管理人员对于各种情况和问题的产生进行联想,形成模糊性概念,在不断分析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准确判别。
1.3促进工作的灵活性开展
模糊性思维无需根据准确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根据一些模糊的细节来进行思想判断,具有灵活性特点,能够应用在思政工作开展中不同阶段,提高工作的开展质效果。
1.4简单的解决各种问题
将模糊性思维运用到思政工作中可以只凭借一些简单的信息就能够对最终的结果进行判断和分析,所以整个过程比较简单。在化解矛盾问题时可以根据员工思想上和情绪上的波动来找到工作切入点,从而在矛盾激化之前进行处理。
1.5使思政工作更加准确
模糊性思维的应用能够对思政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有效指导,提高思政工作开展质量,因为这种思维可以凭借一些模糊的信息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对员工的思想状态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以此为依据开展针对性的引导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强化思政效果。
2.模糊性思维在林业单位思政工作中的运用
2.1利用模糊性思维对员工进行综合性分析
模糊性思维能够对单位员工整体进行综合识别,了解每位员工的思想情况以及思想上的动态变化情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这样才能获得职工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更好的说服对方。利用模糊性思维对林业单位员工进行思想层面的综合分析与评价,能够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为思政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有效依据。对单位员工进行观察时不光要了解他们的在工作能力和业务素养,也可以掌握他们的不足和个性特点,对于形成各种特征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便于思政工作的有效落实。
2.2对各类矛盾问题的产生进行提前控制
思政工作在实际开展时运用模糊性思维可以了解和掌握导致也单位员工思想状态变化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疏导,有利于对员工的思想价值进行针对性引导,掌握模糊性信息后可以对产生不良影响的思想进行提前控制,从源头上进行把控。这就需要在思政工作中要把握好员工的思想脉搏,对于思想情况进行提前掌握,若在矛盾问题发生后再进行思政教育则会影响工作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且也容易让单位员工对这项工作产生误解,所以要注意收集单位员工的一些模糊性思想信息,对信息进行联想,联系以往的掌握的信息对思想变化进行预测,确保能够在工作开展时掌握主动权,这样才能得到单位员工的支持与理解。
2.3采用“宜粗不宜细”的方法化解矛盾
模糊与精确,粗与细只是相对而言。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场合,各有所长。在科研领域,人类计算轨道参数时,就需要越精确越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有些思想性问题的处理并非如此。当然,对于重大决策、原则问题,思政工作中应深入调查研究,分清是非,决断处理。但对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大量你对我错一类生活琐事和问题的处理,采取模糊方法比精确要好,即粗比细好。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同志间的相处,由于个人的经历、性格和处境、学识、修养及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和摩擦。不需要去评判以往每件事上每个人的是非对错,只能采取“宜粗不宜细”的模糊处理方法,要求双方不要纠缠以前的矛盾,要站在各自的角度,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2.4对待某些问题要适当“沉默”
对现实工作中不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思政工作开展时相关领导者需及时做工作,及时调解矛盾,及时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及时性,是一个“快”字。但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不同问题要有不同方法处理。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立即回答,马上解决,就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有的基层干部在发泄不满,倾诉内心烦恼时,就要冷静听对方讲完,尤其是有的问题未搞清之前,不宜马上表态。既不能随意附和,又要体谅他们工作中的难处,让他们把“火气”发泄出来。保持一定时间的沉默并不等于不处理,而是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更合适的时间、场合、地点来做工作。等大家都冷静下来,更理智一些,这样比马上表态,会收到更好地效果。模糊思维方式中的适当沉默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并不是“模糊”掉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换一种更加灵活、有效的认识问题、缓解矛盾的方法。
结语:林业单位在转型发展期间对于思政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面对不断变化的内部运营环境,思政工作通过改进更新提高了工作质效,模糊性思维的运用为这项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对于一些无法有效处理的问题可以进行模糊性辨别,提高了思政工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可以对综合性因素进行细致分析,也能够对各种问题的发生进行提前预测和控制,打好提前量,从而降低各类矛盾问题的产生,构建和谐稳定的林业内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邓榕.关于事业单位思政工作重心转移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5(20):157.
[2]李宇,李建勇.情报分析工作中的模糊性思维及其应用[J].情报杂志,2017,3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