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国对于电子商务的开通相对比较晚,在这几年来整体的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变化,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并且对于农村作出了相应的高政策、技术以及资金上的一切需要。对于我国在农村推广电商服务有着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在人才方面有着很大的缺陷,同时,对于整体的农村电商服务的模式还不够规范,完整等现象,对于我国农村电商服务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影响。
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义
首先,发展农村的电子商务,对于我国农业信息的畅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农村的结构层次问题上,主要是以信息问题、技术问题、产品管理问题以及配送问题方面,这些都是最基础的信息问题。在大力发展股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已经形成了信息商务化以及数字化的模式,对于整个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充分的串联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以及服务对市场信息不对等的问题。其次,农村电子商务的建立发展,对于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上有很大的开拓作用,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市场销售模式,并且对于成本上也有很大的降低,使整体的收益得到了很大提升。农村电子商务整体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手段,对于传统的贸易模式,也在不断地被改革创新,是农产品整体的敏捷性和适应性上都得到很好的提升,对于格局上会有所突破,是整体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都得到了降低,在营销成本上也有所减少,对于农业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做出了调节,对于农产品在进行交易过程中更加的规模化以及组织化,是整体农业效益得到很好的提高。
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一)多元化的市场主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市场主体也在不断增多,农村和城市的消费者享有的服务质量也越来越高。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模式是建设农村电商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电商的服务水平;建设农村-县城物流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物流的发展;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体系,推动全国的乡、县、村的经济发展;建设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体系,解决电商人才缺失问题。其次是苏宁。苏宁的电子商务模式是设农村物流干线,专门负责运输农村产品;建设农村自营服务站,提供次日送达服务;建设物流云,连接多个分拣中心、物流中心、分拨中心、配送中心,构建完整的物流配送体系。京东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是构建京东服务店以及县级中心,通过两者的联合来提升服务的质量。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区域上,有很大的不平衡状态,在沿海地区整体经济基础要非常强,电子商务整体发展也是比较早,速度非常快,在经济效益上得到很好的收入,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就比较薄弱,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相对于比较晚,速度较慢,收益上相对也会有所减少。在东部沿海地区,我国电子商务整体发展上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农产品的流通方式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导致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得到很大的进步。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农产品流通方式上就是比较单一,导致电子商务发展上受到限制。在我国的中西部区域,整体的电子商务发展向地区的特色性发展,把农村的特色经济发展作物成为主要的经济作物,通过现代化的媒体传播手段进行宣传本地的特色,取得了很大的收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于两个地区的发展差异在不断地缩小。对于中西部地区着重于区域的特色农业发展,让农产品的附加值有所提升,使电子商务发展有一个很好的基础。
(三)多样化的经营模式
第一是代理人对代理人模式。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不直接地参与电子商务,而是通过代理人来完成交易过程。第二个代理人对个人消费者模式。生产者通过网络经销商来销售产品,这些代理人会收取一定的代理费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农产品的销售量,降低了交易平台的搭建成本。第三是买家对卖家模式。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易有效地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提升了生产者的经济利益。
三、农村电商发展的应用措施
第一,坚持创新发展。加强对于农村电商的信息安全等相关的技术的研发;同时也要鼓励各地方政府积极地去普及,涉及相关的电商平台案例,不断的进行探索,本地的电商发展的新路径;同时也要开展互联网在三农当中的广泛应用,不断地进行创新不断地进行改革。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同时也鼓励一些青年人等进行电商的创业。
第二,坚持协调发展。整合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各类资源,鼓励共建共享,打造多元化农村电商市场主体,构建阿里、京东、邮政等平台和企业新型“竞合”发展格局;强化网店特色和品牌建设,鼓励错位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服务业,依托各地区优势农产品和产业集群,统筹农村电商空间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充分地利用绿色物流运输体系,对于配送网点等做好合理的规划,提高整体的配送服务。尽量使用绿色包装,同时,对于配送的包装进行充分的循环再利用。对于农产品的生产布局,做好整体的优化引导作用,建立一个匹配城市化,生态化,自然化格局的农业发展格局。把各类的农产品电商产业充分的实施绿色规划以及管理。以实现绿色低碳环保发展的方向努力。加强对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管理体系,建立一个互联网共享的信息平台。
第四,坚持共享发展。调节好市场主体利益关系的平衡,推动各种的专业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以及各类电商企业等平台,形成一个共同的利益集体,对于中间环节可以得到充分的减少,开展生鲜农产品的电子商务业务。提高农村电商扶贫开发水平,鼓励贫困地区充分地利用电商平台宣传地区的农产品,以及各种特色,来增加贫困地区的创业和就业能力。
四、结语
在最近的这几年,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电子商务的模式是农村得到一个很好的提醒,使我国农村建设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推动。因此,为了提升农村的整体经济水平,进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必要性。对于各种的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农村都进行相应的改革,去探索符合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的新手段,这样才可以满足农村的经济发展建设,带动了农村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李海平,刘伟玲.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模式创新[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1,29(2):189-191.
[2]孙超.信息化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21):134-134.
[3]叶坚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探讨——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J].营销界,2019(33):254-255.
[4]徐维岑. 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发展中电子商务的作用及实践探究[J]. 才智, 2013, 000(035):352-352.
[5]郑瑶, 田敏, 王申. 大数据技术在农村电商中的应用分析及建议[J]. 福建电脑, 2020, 036(00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