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初中是学生们身心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有很多学生在这个阶段认为自己已经成熟,有较强的社会能力,然而他们的心智并没有完全成熟,在面对社会的诱惑时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在社会中迷失自我,所以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在初中这个阶段,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情感态度,“少年强则国强”,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清楚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紧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有良好的行为准则。近年来,由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成长与德育教育的忽视,导致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健全的人格,甚至有一定的心理缺陷,有很多有抑郁症的中学生患者,中学生跳楼事件也常有发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健康地长大十分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为中学生的成长点亮明灯,也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核心,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一)结合时政要闻,促进学生理解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时政要闻让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类知识较为晦涩,教学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思想上更加成熟,跟随党的脚步发展与成长,而时政要闻能够很好地体现党的理念,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社会习惯,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事件能够保持正确的情感态度。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在社会中成长》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带学生们了解近年来的社会进步,为学生带来一些科学进步的新闻:“十一月汽车研究公司已经研究出空陆两用的汽车,在不久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汽车与飞机之间随意切换的现象。”“我国‘九章’量子巨型计算机研发成功,成为了目前世界上计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实现了‘量子优越性’。”“我国在新冠疫情防控取得的重大进步”等等,这些新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在潜意识中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对美好生活心存感激,感知社会为人们带来的便捷。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
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和教学的主体,最好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更深的印象,对待知识有独特的理解,实现学生感知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四单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播放了不同职业的工作片段,并且引导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反思,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他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出发,探讨这些视频中展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组员工与领导交流的视频中学生们看出有“文明”、“自由”、“平等”与“友善”,在外卖员冒着寒风送餐的视频中,学生们观察到有“敬业”和“诚信”,在一组航天发射的视频中,学生们观察到有“富强”、“爱国”和“民主”。这些视频让学生们产生了很多反思,在他们寻找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深深被这些视频中的精神与思想所感染着,为他们的人生指引着方向。
(三)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们学习道德知识与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这个年纪的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动手意愿,乐于展示自己和表现自己,他们想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来证明自己的成长,而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同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好的教育途径,引导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2]。
例如我在八年级上册《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的教学过程中,我组织了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感受不同角色的责任:
活动主题:“人人有责任”
活动内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在小组内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一个社会中生存的人需要承担的各种责任(作为配偶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作为子女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作为父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在工作中需要承担什么责任),让学生在活动中表演不同的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角色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课堂范式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范式来进行相关教学,达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目的:
课堂准备阶段:深入解读教材,了解相关案例。
课堂开始阶段:利用多媒体、微课等技术手段引入主题,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渗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授课阶段:多引导学生自身感受或讨论相关知识与内容,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
课后阶段: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或家庭活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表现。
结束语:总的来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深受感染,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侯淑娥.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探讨[J].读书文摘,2016,000(014):279-279.
[2]裴宝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研究[J].新一代:理论版,2019,000(013):P.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