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蓝青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蓝青,. 情境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地理研究进展,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101.
摘要:
情境式教学主要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本文在分析情境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的基础上,阐述了情境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情境式教学;高中地理;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101
基金资助:

近年来,我国在不断进行教育工作创新改革,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教学办法。创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丰富教学课堂,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若可以让学生更高效地加入课堂学习中,那么教育工作创新改革的根本目的也会得到实现。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时候,情境探究分析的办法能够为学生构建较好的学习环境。它可以规避以人为本教育中的不足与漏洞,带领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切身体验高中地理的乐趣,从而全面展现出学生学习和探索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一、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才是学习的第一动力,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学习,需要学习大量抽象的地理知识内容,再加上地理知识不容易通过实验等方式直观地呈现,导致了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兴趣不高。情境教学法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知识呈现形式的不足,在情境教学的方法加持下,课堂知识的讲解能够和相关的知识情境加以结合,让学生能够真正在相关知识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二)培养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一般需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结合课本教材和练习题来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只能够培养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却在培养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上有所欠缺。众所周知,知识的学习不在于对单个知识的记忆,而在于真正地理解知识的内涵,能够在遇到同样或者类似的问题时顺利解决问题。情境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们在相应的情境之下形成对知识的深化和理解,相比于传统的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和举一反三能力具有十分突出的效果。

(三)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已经进入了比较复杂的阶段,所研究和学习的知识也都能够为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所服务。因此,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之中,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来应对考试,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在当前我国进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原则,而情境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应用环境中对知识进行学习,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下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这对于现代化的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都具有深远意义。

二、情境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着力搭建“数字化教室”

先进的信息技术有助于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持续推动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向更高层级迈进。从大量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情境式教学有利于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要想让情境式教学能够顺利实施,“数字化教室”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借助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和VR技术而搭建起来的地理学习室,既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够给予学生更加真切的学习体验。学生身临其中,更容易在立体的环境中学习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相关地理现象,有助于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数字化教室中,可利用VR地理教学设备,消除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枯燥感,并通过创设地理情境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感染力,有效激发学生持续探究地理知识的热情。如在关于地球公转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学习难度较大。教师可以通过数字教学设备,模拟地球公转的情境,通过立体、动态的展示过程,清晰地将地球的公转轨道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演示出来,以此解决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问题。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能够借助各式各样的新型教学工具,努力营造生动且形象的地理教学环境,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二)开展综合性情境式教学

基于单元目标的情境体验式教学,指的是教师不单以某一个单独的地理知识点为研究对象来设计教学情境,而是从整个单元的角度入手,将一连串的地理知识点作为研究对象设计综合性强的教学情境,以此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如教师可围绕“城镇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来设计教学情境,利用“地理AR沙盘”,把城镇发展过程中位置、地形、地貌等变化通过投影的方式动态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方向,让学生思考如何能够有效实现城镇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当学生融入到教学情景之中,能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思考并在问题驱动下快速积累知识。另外,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可充分结合图形图像分析、地理资料分析、实际案例评价等多种教学方式,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以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

(三)密切联系生活,推动情境式教学

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在进行情境探究的时候,若老师能从地理与社会生活相互融合的角度巧妙地构建情境,学生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知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情境探究教学才能展现出自身的作用。

比如:在进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课时,老师就可以使用情境探究的办法。老师可先让几位学生演出在地震、火山爆发、台风等自然灾害中的自救方法,用生动的表情表达内心的恐惧和恐慌。并以此为前提,全面概述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近年来,地震、台风等灾害引发的事件越来越多。可运用多媒体让这些真实的事件再现,这可以更高效地带动起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这类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规范、合理地引进情境探究,对促进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高中阶段的地理老师,必须在全面掌握高中地理课本中重点、难点的前提下,使用情境探究教学模式来促进高中地理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付春梅.情境探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4(17):99-100.

[2]周雪花.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探究[J].考试周刊,2015(16):147-148.

[3]陈建明.情境探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S1):33-3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