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要求项目人员可以提高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程度,并注意强化审计管理。因为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审计管理水平,还能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建设单位的良好发展。为此,项目单位就需要做好其中的审计工作。然而,在实际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素质能力、技术手段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影响,难以发挥出正常的审计作用,使得部分建设项目单位利益受损,故此,本文将对审计工作中的问题展开分析,具体问题与解决途径如下。
1工程建设项目概述
在我国,建设项目有时也被称为投资项目、建筑工程、工程项目等等。是指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由一个或若干个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所组成,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的建设工程总体。建设项目种类繁多,对建设项目进行分类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按管理需要分类,可分成新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按投融资的方式不同划分,可分为经营性建设项目(竞争性建设项目)和非经营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按建设规模分类,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类,技术改造可分为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根据各个时期经济发展和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而有所变化)。按建设性质分类,可分为新建、扩建、恢复和迁建项目。按投资主体分类政府投资、非政府投资和联合投资。
2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2.1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差
目前很多工程企业随意撤销或者是合并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甚至将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并入到财务部门,从而导致内部审计丧失独立性。除此之外,因为对于内部审计不够重视,使得内部审计在隶属关系方面不够合理,内审机构受到企业领导机构以及其余部门的影响比较大,难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导致隶属关系混乱以及独立性差,使得工程项目的内部审计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2.2缺乏对内部审计权威性的认识
在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内部审计机构的运转极为关键,通常要求审计机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以便更好地规范审计工作,起到应有的审计管理作用。然而,很多项目中存在对于审计权威性认知不足的情况。这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一些项目单位中的审计机构不完善,有较多的漏洞,其权威性难以彰显。其次,审计工作人员审计意识较弱,对于审计工作不重视,很难做好审计内容的实际划分工作,而相关责任也难以得到有效落实,这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并不能做好内部审计工作。
2.3新技术以及新手段的应用不足
目前工程项目在内部审计的过程当中,仍然沿袭手工为主的会计账簿核对以及查询等,手工审计容易发生错误,同时错误波及的范围往往也比较大。除此之外,在审计使用的工具方面,仍然主要使用传统的计算器,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使用比较有限,审计质量自然难以提高。
2.4跟踪审计力度不够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力度存在欠缺,一些项目在可行性阶段以及预算阶段的审计工作比较严格,不过项目施工之后,部分审计人员以为前期的审计工作严格,因此中后期的内部审计工作就能够稍微放松,甚至干脆忽略内部审计的工作。这样一来就导致部分员工钻了内部审计不严的空子,利用内部审计的漏洞贪污舞弊,从而导致工程项目出现严重纰漏。
3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审计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3.1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建设
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是堵塞项目的漏洞,从而提高项目施工的管理水平,提高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内部审计应当监督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并且要求制度层面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需要由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分管,审计工作需要向企业的总经理或者是董事会报告。职责分工方面,需要用制度来规定内部审计结构的监督职责及其定位,从制度层面保证内部审计机构以及工作人员的独立性,确保审计工作不错位、不缺位以及不越位。
3.2提高内部审计权威性
工程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及时批转内部审计的报告,从而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内部审计机构也要加强同被审计部门的沟通,让大家转变对于内部审计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防范漏洞并且解决问题。在审计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同项目的施工单位取得联系,通过书面形式告知,通过审计工作的努力以及成绩,来增强内部审计权威性。
3.3积极使用新技术以及新手段
为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审计工作,审计部门应该注意加强新技术与新手段的应用,因为以往的审计方式可能存在较多的疏漏,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审计工作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为此,在实际审计工作开展时,审计人员要加强新审计方式的学习,合理应用电算化技术,结合计算机系统等做好审核工作,进而实现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更好地沿着内部审计流程完成审计工作。此外,还应当做好审计人员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培训工作,合理应用审计数据库,真正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升审计工作能力与水平。
3.4做好跟踪审计工作
跟踪审计是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通过做好跟踪审计工作,可以更好地完成内部审计,加强各个环节的审计监督,从而起到良好的风险防范作用。具体而言,跟踪审计工作逐渐渗透在事前、事中以及事后评价这几个部分。首先,在事前防范过程中,审计人员要做好审计合同管理工作,确保资金到位并合理支出应用。其次,在事中监督时,审计人员对项目实施情况加以详细了解,并严格监督各部分支出费用等,做好相关评审工作。最后,在事后评价过程中,对项目内容进行考核评价,从而实现全过程的跟踪审计管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4结语
众所周知,审计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中涉及内容较多,如果审计过程中出现问题,很容易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引发一系列风险的产生,极不利于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对于投资企业等也具有不小的影响。为了规避这类风险的产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审计部门就需要提高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不仅仅要做好项目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工作,还需要加强专业审计人才的培养,使得他们有能力胜任审计工作,更好地加强先进技术以及审计手段的应用,进而达到预期的审计工作效果,满足项目审计的基本需要。
参考文献
[1] 娄小意.简析如何有效加强路桥施工项目管理审计工作[J].现代国企研究,2018,144(18):90.
[2] 王懿华.浅谈国际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管理重点[J].财经界(学术版),2019,507(05):153.
[3] 许坚.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评审的作用和方法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0,000(004):P.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