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事业是我国目前重点研究的一个领域,除了载人飞行装置之外,还涉及到深空探测装置的研发工作,专业程度较高,技术操作难度大。基于此,对于每个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及生产记录,都应当及时整理成文件资料的形式,由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
1.航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面临信息化发展新形势
1.1工作要求
航空企业的发展规模有所扩大,日常工作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也不断增多,基于这些数据对企业的产品设计管理、经济预算管理等工作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因此,必须要做好对数据的分类管理工作,这主要是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在大数据时代,将数据信息的管理工作从纸质化模式转变成数字化模式,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统一的管理,是企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基本发展要求。
1.2时代要求
企业需要与时代接轨,需要了解市场经济管理制度的更新情况,了解产品在市场的需求变化情况。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文化建设、新产品研发工作,都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决定性力量。这些工作需要以档案管理为基础,如果档案管理部门还在以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展开各项工作,会影响数据资料的使用价值,造成资料收集及整理工作存在滞后性的问题。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对企业的发展要求,必须要积极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展开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2.介绍航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将航空企业内部档案资料存储在网络系统当中,需要着重做好档案的分类管理工作,确定哪些资料需要保密管理,哪些资料可以公开共享。
2.1产品设计信息
在产品前期设计阶段会产生许多数据信息,而且还涉及到对产品生产图纸的绘制工作。这些信息都需要进行统一的整理,记录在档案资料库当中,方便在后续进行加工制造以及维修保养工作时,可以参考设计方案,提高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这需要企业意识到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功能,不能只一味进行档案的存储管理。
2.2加工制造信息
航空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加工流程比较复杂,生产周期比较长,需要将材料的具体使用情况、生产工序流程准确记录下来,方便及时发现生产环节中不合理的地方,展开对产品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另外,将实际需要使用的零部件型号、数量,工艺方案记录在档案资料中,可以为后续的产品创新研发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3售后管理信息
要突显企业的服务属性,针对每个产品进行编号管理,在产品销售后,建立售后档案,记录产品的使用情况和维修、保养情况。综合分析产品质量,进行市场业务拓展,同时为产品更新换代提供支持。
3.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方案
新时期,传统的航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而且,档案资料不断增多,也给管理人员带来了不小的工作压力。如何结合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创新管理工作方案,是目前档案管理团队正在研究的关键问题。
3.1构建PDM系统
目前,大多航空企业都使用PDM系统进行产品数据的管理,PDM系统就是一种集成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PDM系统提供了一种开放的集成环境,供用户进行多样化的档案资源管理。必须以信息资源作为核心内容进行平台的开发建设,由于档案管理内容的多样性,在建设该平台时,应考虑信息资源的融合处理问题。比如,在航空企业进行产品生产活动中,结构设计文件目前以二维CAD图纸为主,正在向全三维设计转型。在过渡时期,存在着多型号、多类型的文档同步管理的问题。
传统的二维CAD图纸多数以纸质文档进行签署、归档和下发,在信息化条件下,初步的方案便是二维CAD图纸以电子化形式归档和下发,此时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就需要增加建设针对此类型的电子文档的设计、签署和下发流程,和制定对应的管理方法。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全三维设计模型的设计、签署和下发。此时档案信息化平台又需要增加对全三维设计模型的支持。单纯构建设计文件的全三维模型档案支持或许还算容易,但是在产品全生命周期活动中,设计三维模型不是独立存在的,还有与之进行关联的工艺和制造档案、售后与维护档案等。这就需要利用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将这些产品数据全部纳入管理,将各类档案集成起来。
3.2完善资源库
航空企业可以在构建三化资源库和构建快速设计平台方面,充分利用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三化”是指通用化、组件化、系列化。产品研发中充分利用三化思想,利用三化资源,可以有效的继承原有的成熟设计。要利用好三化资源库,需要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好充分的支撑。三化资源库不仅仅是设计档案的简单保存。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需要开发出各类型数据支撑接口,保障基于信息化的协同设计与制造平台对于三化资源库的引用,同时,要进一步的规范和扩充三化资源。
3.3组织结构建设
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时,企业应当结合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能,做好组织结构建设工作,设置内部工作交流平台,以局域网技术建设内部网络结构。让工作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时,及时将工作数据记录在系统平台上,配合档案管理人员的数据收集及整理工作,保障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同时,要核对档案数据的真假性。避免使用了错误的数据资料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和预算管理等工作,造成安全事故及经济损失。
4.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注意事项
4.1存储格式
在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中,应当科学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丰富档案资料的存储格式。比如,将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以视频的形式保存下来,并保存产品设计图。还可以考虑应用信息技术,结合档案资料构建产品的立体模型,具体工作环节中应关注系统的兼容性问题,定期做好系统升级工作。
4.2安全问题
航空企业的档案资料当中存在许多需要保密存储的内容,应在网络环境下,分析常见的安全风险问题类型,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引进安全防御软件,并建立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同时,应及时进行档案资料的备份工作,全面保障信息化档案的存储和使用安全。
结语:航空企业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主要需要整理的内容是:产品设计信息(包括参数及图纸),加工制造信息以及售后管理信息,这些信息都必须要进行及时的整理,并应当充分落实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属性。而这就涉及到构建网络工作平台的环节,应完成组织结构建设,为各部门提供传递工作数据的内部平台。然后构建三化数据库,有序展开数据归类整理工作。此外,应掌握PDM系统、CAD制图技术、云存储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操作方法,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稳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燕华.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7,(24):147-148.
[2]周金花.对新形势下中国航空工业档案管理的思考[J].文化产业,2019,144(23):41-43.
[3]张婷.档案管理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作用研究[J].视界观,2019,(24):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