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美术教育更成为了这一行业中的一个热点。然而,从这些教育机构的社会属性来看,出于功利性的教育培训则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使得揠苗助长的问题更加突出。为了有效克服这一行业发展的弊端,校外教育机构要及时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美术教育改革中的不足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进而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学好美术知识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好的强化学生的艺术修养,推动校外美术教育能够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一、现阶段校外美术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大多采用教师授课的方式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单纯的把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考。而校外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考级和升学,技法成为了教学活动中的重点课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缺乏相关的理论作为基础,很难透彻把握美术教育的本质。在这种方式的支撑下,培养出的学生也只能掌握一门绘画的手艺,并没有真正把握美术课程学习的方式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目的逐渐偏离了原有的轨道。[1]在对校内美术课程及校外教育机构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就能明确找到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差异,找准校外培训没有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师难以把握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导致美术课程的设置变得单一化,再加之教育工作者的盲目领导,使得学生在美术课程的学习中缺乏主动性,难以满足现如今对高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1]
二、推动校外美术教育实现创新和超越的策略
(一)加大资金投入,改进校外教学条件
在素质教育提出之后,虽然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其中,资金的缺乏也就成为了阻碍校外美术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帮助学生在校外培训中掌握更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条件。如,教育机构要根据美术教学的需要为学生准备好绘画的工具,要根据美术课程的教学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电子教学设备,在美术教室的布置上,要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科氛围,改善落后的美术教学条件,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获得更愉悦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扎实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美术修养和品味,顺利打开校外美术教育工作的大门。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充后备力量
良好的教学服务能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体验,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美术课程学习的兴趣,深入挖掘学生个体的美术学习潜能。在校外美术教育活动开展环节,教师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艺术学习的条件。具体来说,管理层面的人员要根据教育行业发展的特点,完成管理制度的建设,既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也要从制度,文化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引导学生群体真正参与到校园环境的建设中来,更好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优势完成教学氛围的营造,进而帮助学生增强美术课程学习的体验,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情感,在师生的通力合作下推动校外培训机构更具吸引力,进而为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力量支撑,有效突出美术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艺术性,为学生更好的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开拓出新的路径。[2]
(三)优化课程大纲设置,丰富教学的内容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以活动的方式完成美术学习领域的划分,突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准确找到美术课程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挖掘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有效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人类社会的热爱之情和责任感,使得广大学生群体具备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为此,在开展校外美术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认真执行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把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文化修养,以及要把对学生艺术情操的陶冶放在教学的重中之重。[2]与此同时,校外机构中的教师还要借鉴校内教学的相关经验,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绘画技能选择合适的教材,不断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进而有效检验学生的学科技能和鉴赏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成为艺德高尚,情操升华的现代型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而言之,在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校外美术教育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推动校外美术教育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开展校外美术教育培训活动的过程中,要及时查缺补漏,找到教育工作开展的方向,借助科学的教学方法完成对学生群体美术素养的培育,进而确保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能够借助校外培训这一辅助手段提高质量和水准,使得美术教学能够在素质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殷稚怡.《浅谈新时代下校外美术教学的新思路》[J].艺术评鉴,2020.06
[2]黄伟琪,李晓敏,许军.校外教育机构培训效果浅析[J].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