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何冬茂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何冬茂,.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J]. 地理研究进展,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107.
摘要:
在高中阶段,德育教学不仅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而且每位教师还需要从区域教学目标中对学生进行一些德育教育思想的灌输,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只有在课堂上,道德教育的理念才会渗透,才能使每位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形成良好的品德。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需要认识到,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只有与时俱进地接受新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发挥地理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学科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从传统教学中提取精华,剔除糟粕,促进高中学生从地理知识中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进行良好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别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DOI:10.12721/ccn.2021.157107
基金资助:

一、核心素养概念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主要是指中学生在遇到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技能,积极应对和面对问题,形成地理知识意识,从而满足一种自我修养和生活发展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人的和谐概念还是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还是综合思维,都是有机的整体,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些也是高中地理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和素质。高中地理的核心素质仍然具有几个重要的特征:第一,终身地理核心要素是一种可以内在化为自身素质的自然属性。一旦它在你心中形成,它就会一直与你在一起,并且会影响你,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

二、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核心文化素养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培育核心文化教育是实现“德育”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地理核心素养是一个高度简明、全面的三维目标,它体现了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宗旨,旨在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素质和关键能力。学生核心地理素养的培养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指导,而且决定了“育人”核心地理素养教育的价值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最终目标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深度教学是根据布卢姆的思维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先进思维,其中记忆、理解和应用属于较低级的思考,分析、综合和评价属于较高级别的思维。地理的先进思维主要是指地理时空、地理结构、地理联系、人地关系、辩证地理学和地理决策的思维。地理深度教学强调地理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构建地理知识结构。它强调将地理知识与地理环境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外部和内部挖掘地理事实、地理观念和地理过程,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发展更高层次的地理思维。

3.有利于关注学生个人成长、个性发展

高中地理在高中师生看来主要是为高考取得好成绩而服务,所以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利益和功利性。但是整体看来,教育原本应该是对于学生的一种培养,教育应该贴近学生的思想感情、生活背景和实践经验,满足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坚持深化教学理念的地理教师,可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发展、未完成的个体,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深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地理知识的研究,赋予学生成长的意义,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有利于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地理教学只将知识作为一种体验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地理教学内容停留在知识的表层意义的转移上,忽视了过程的本质和目标的发展。在这种影响下,学生的个性发展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深刻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放弃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将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或“知识型”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核心的观念。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生的发展才能得到满足,教育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教师才能认识到转变教育观念的重要性。因此,以地理核心质量为基础的深层教学有利于教师从内部转变教学观念,进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培养策略

1.情境教学,培养学生人地观念

人的概念,顾名思义,是指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次,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将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培养环保意识,不破坏环境,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第三,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与自然观念,以保证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对许多高中生来说,人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抽象和复杂的观念。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直接教学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学环境中能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利用现代媒体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手段,而多媒体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因此,在当前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也更倾向于运用现代媒体技术,优化课程结构,改进传统地理知识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地理知识质量。在培养学生核心地理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改变传统的抽象地理知识解释形式,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相关的地理内容,实现综合思维的发展,逐步满足地理核心素养在分析这些可视化图形和图表中的要求。。

3.改变教学策略,保持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地理教学高效的前提之一。在过去的地理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的过度运用,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是以教师为导向的,这样的方式在师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地位差距,学生往往会主动与教师沟通。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提高质量。因此,教师应该能够调整自己的教学,努力在互动中开展地理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参与、敢说、敢讲、爱说,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4.实地考察,锻炼学生地理实践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该领域学习地理。因为地理知识只有在教科书和图画中才能被学生理解,而不能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去体验。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更深刻地体会到地理的独特魅力,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而学生在野外可以锻炼自己的实际技能,可以对地理环境有扎实的了解,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为保护自然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提高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策略研究[J].陈慧.天津教育.2020(07)

[2]浅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许冬芳.新课程导学.2016(14)

[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初探[J].孙茂艳.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7)

[4]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衔接策略研究[J].孙军升.高考(综合版).2015(0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