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非常高的安全隐患。实际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工艺非常复杂,潜藏的隐患较多,而这些安全隐患容易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也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制约。因此,需要针对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安全因素进行分析,降低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安全威胁,同时石油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结合生产技术进行分析,满足安全管理技术的科学应用,落实对各个环节的安全管控,确保石油化工产品生产更加顺利,促进企业具备较高的经济收益。
1石油化工安全技术与安全控制的价值
近年来,汽车数量增加,让社会对于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实现了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新机遇。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石油化工行业的进步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生活水平提升,还能够为人们日常出行提供保障,因此在石油化工安全管理中,需要落实科学的安全管理技术应用,积极分析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构建完善的安全预防机制,有效降低石油化工生产中面临的安全事故。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由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很多原材料具备易燃易爆等特点,再加上外界环境的干扰,在出现环境变化时容易对材料的状态产生影响,进而引发石油化工的安全事故。
石油化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生产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生产规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未落实操作的规范化与合理化,不能有效掌握安全生产管理技能,很有可能在生产中出现误操作或者安全意识较低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通过安全技术以及安全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规避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事故,为石油化工生产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2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
2.1雷雨天气导致石油化工生产不安全
化工企业的装置大多易燃易爆,且规模大,露天存放,其中的电子仪器很容易成为雷击的对象。雷击会导致设备周围的空气产生极高热现象,导致电力导线融化或者断开,引起短路等电力故障,造成火灾或者爆炸。雷电形成的磁场或者雷电流会干扰电子元件或者线路,导致控制系统失控或者设备损害。
2.2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出现火灾
化工企业原料种类丰富,工艺复杂,操作要点多,设备种类多,开停车频繁,检修量大,因此设备泄露、违章动火、误操作、电气故障、自燃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石油化工企业出现火灾。
3石油化工安全技术的应用与控制
3.1确保故障检测技术的可靠性
故障诊断检测技术是石油化工企业在实施生产管理活动中的一项基础内容,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技术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针对石化生产环节的潜在风险进行检测,采取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尽可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同时,石化企业相关部门需要做好技术以及设备的更新工作,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对于生产流程的检测,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规避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保证整个生产流程的稳定性。就目前而言,石化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采用的故障检测技术包括了数据驱动法、定量模型法以及安全生产管理图等,其中,数据驱动法可以对软件系统功能进行测试,帮助工作人员找出石油化工生产中相关仪器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将测试对象作为一个“黑盒子”,实施动态功能测试,因此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为黑盒测试或者功能测试;定量模型法是依照石油化工生产设备、生产人员以及生产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正常数值,构建起相应的逻辑数学模型,借助模型实现对于化工生产安全性的检测和判断,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故障检测技术;安全生产管理图则是将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架构、相关细则和要求等,通过绘图的方式,在化工生产工作场地中进行公示,帮助生产人员准确判断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3.2合理应用虚拟仿真技术
虚拟仿真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信息化、大数据、虚拟仿真等相关技术的应用,针对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安全状况进行仿真模拟,构筑起贴近真实的化工生产情况,以此来实现对于石油化工生产情况的分析。虚拟仿真技术可以通过3D虚拟仿真的方式,对石油化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全过程进行模拟再现,使得石化企业能够在模拟场景中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应急措施,实现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虚拟仿真技术能够被应用到石油化工安全事故模拟演练中,有助于促进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
4石油化工安全控制措施
4.1组织安全培训活动,全面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为做好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先打好人员素质基础,通过组织开展系统性的培训活动,强化不同层级施工人员与监管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使之基本掌握重要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方式,保证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采取避险措施。工程管理者与项目负责人必须定期开展集体安全教育活动,例如项目负责人可利用空闲时间,组织技术专家将重要的施工安全防护措施以现场表演的形式展现在施工人员面前,让多数基层工人模仿技术专家所演示的紧急避险措施,学习安全绳、头盔、防火服等防护用具的使用方式,对于从事高危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强化其自我防护意识。项目负责人应当重点加强对一线施工人员、工程监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使之掌握更多岗位技能,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循安全生产制度,让施工人员尽早养成按照规则进行施工作业的良好习惯。
4.2重构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管理者必须着手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让安全管理模式适应时代的变化,针对石油化工工程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主要建设内容,进行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与风险调控,基于现有的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追责机制,督促石油化工企业、承包商、承建单位履行自身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并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划定承包商在不同施工阶段的责任与职权,明确高空作业、管线维修、封闭空间作业等各类高危活动的安全管理程序,做好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工作,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施工单位管理者必须明确要求技术人员定期核查、检验各类安全防护器材的可用性,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对常用的施工设备与器材进行动态监控。负责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可根据石油化工工程的施工难度、具体内容对管理模式做出灵活调整,突出安全风险控制模式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强化安全控制能力,制定可有效规避潜在安全风险的施工计划。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想要实现自身的稳定发展,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管理理念渗透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对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制定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方案,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安全管理人员也应该重视安全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为安全管理的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风雄,张丽.石油化工安全技术与安全控制探讨[J].化工管理,2021(21):177-178.DOI:10.19900/j.cnki.ISSN1008-4800.2021.21.087.
[2]陈亮,陈东.石油化工安全技术与安全控制方法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8):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