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应该制定一系列有助于乡村群众项目建设和发展的策略。文化建设是实现"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为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有助于推动乡村文明的建设,提高村民的文化,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乡村经济发展迅猛,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广大农民群众反映的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文化需求的膨胀和价值观的歪曲更加突出,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应该加大对人民群众的人文主义关爱,完善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保护他们基本的社会文化权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发展成果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中国乡村对此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伴随新时期的来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落实,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是:全力以赴、系统性地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和乡村文化建设的革新和优化工作,以此提升乡村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效率,可持续改善和提高乡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地方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基层群众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其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进一步发展实际,以促进乡村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丰富乡村文化活动,推进乡村建立健全科学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从而深刻影响乡村的精神风貌和经济社会文明发展水平。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乡村基层群众社会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现状,并结合当前乡村振兴发展的优势,全面分析书中的知识要点,以期提高乡村基层群众社会文化建设的工作效率和成果。
1 乡村振兴与群众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
首先,推进文化振兴,可以促使各级政府机关加强对乡村文化的认识,适当地将教育资源倾斜到乡村,提升其人才素质;要在通过对我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解决我国乡村文化发展问题的对策建议。通过乡村群众文化的构建,可以使乡村居民的精神和文化需要得到更多的满足,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改变他们的传统思想;推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文化沟通和融合。乡村群众文化的构建能够引导出杰出的人才获得高质量的素质,对推动乡村整体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能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要不断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快乡村和城市的融合发展。
其次,在振兴乡村的同时,要把“群众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使每个农民都能真正地体会到它对社会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文化产品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乡村振兴的灵魂是乡风文明,而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有文化、懂技术、懂管理的群众,就能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而文化、民风的改善则能进一步提高乡村精神活动的开展水平。群众文化能够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人民的科学生产技能,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在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等方面,让村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从而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数千年的农耕文明,让乡村的文化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文化建设中要把乡村的文明、民间艺术和礼仪的精神教育功能发挥到极致,实现人的高质量发展
2 乡村振兴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文化设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良好的公共服务,才能更好地进行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随着人民物质条件的提高,人民的精神和文化需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必须加强乡村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建设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然而,通过调研,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乡村文化设施相对落后,设施陈旧,文化表演场地不多,健身活动场地不多。
2.2 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缺少创新性
乡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人民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经验,提升人民日常娱乐和休闲生活的品位。然而,目前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缺乏创新,内容单一,缺乏娱乐活动和表演内容。虽然各村都组建了文化团队,但大多数村民只会跳广场舞、扭秧歌等。当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不仅缺乏相应的人才,而且缺乏对工作人员的培养,导致乡村文化的内涵和乡镇居民参与度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3 乡镇领导重视的程度还不够
当前,乡村领导对乡村文化站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工作的必要性,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缺乏科学的管理,使得文化站工作人员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无法激发他们参与文化社会活动的热情。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策略
3. 1建立先进的文化活动基础设施,以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应该加强建设,重视乡镇文化,并大力投入资金和人力,以促进乡镇群众文化的发展。同时,要积极引导政策,加大对乡镇文化领域的投入,在国家的支持下,鼓励乡镇经济主体投入更多的资源,加强文化建设,引进先进的文化活动基础设施,以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为了促进乡村基层群众文化的快速、高效发展,必须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制度和队伍,充实基层文化设施,建立成熟的机制,并建立统一的工作队伍。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基层文化设施的优化建设,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改进和完善乡村基层群众文化设施的不足之处,以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基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标准,应该建立一套先进的管理机制和专业的文化建设队伍,以确保社会文化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
3.2 积极地拓展文化渠道
为了保证全乡群众社会文化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乡级文化站应该吸收先进的人员,采取有效的培训方法来提高人员的综合能力。首先,应该加大对文化发展的关注,加快乡村发展的步伐,将文明建设融入到全乡发展中,并重点培养支撑型人才。其次,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加大对人员的培训,以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通过不断提升各种文化骨干的创新能力和质量,增强他们在各领域方面的能力,并激励他们充实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内涵,让乡村文化得到全面展示,从而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可以促进乡村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提高文化的竞争能力,进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其二,应该加大对乡村文化活动的投入,以确保文化建设的时代性意义得到充分认识,并且在资源投入上达到平衡。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坚持公平对待的原则,大力投入资金,丰富乡村文化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选择,让他们能够从多样的文化形式中获得满足,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思想水平。
3.3 不断地提高乡镇领导的重视度
为了保证乡村传统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应该加大乡村传统文化建设工程的步伐,不断提高建设水平,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素质。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应该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乡村传统文化建设工程程序,提出具体的乡村文明建设方向,让乡镇领导意识到传统项目的重要性。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基础群众文化建设事业应该紧密结合新乡村建设发展的要求,以满足新村民的需求为核心,建立和实施先进的基础大众文化工作机制,以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
因此,可以将以下内容作为理论参考,以适应乡村振兴的发展趋势,大力推动基层群众文化事业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以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
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利用自身开发作用和现有资源条件,以适应当代群众文化精神素养提升需要为宗旨,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并在现代思想观念指导下,开展当代农民喜闻乐见的地域性基层文化活动,以此全面展现地方独特文化色彩,增强基层文化活动的魅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参与其中,从而推动当地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推进乡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结束语
为了建立和谐、健康的乡村文化,应该加大对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并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乡村蓬勃发展的今天,应该进一步提高文化站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认识,向群众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并增强工作人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华利.从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文化馆(站)服务研究[J].文化产业,2022(35):103-105.
[2]方梦龙,方莉.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思考[J].黑河学刊,2022(06):30-35.DOI:10.14054/j.cnki.cn23-1120/c.2022.06.014.
[3]袁春云.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实践路径探索[J].文化月刊,2022(11):139-141.
[4]朱京凤.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06):45-55.DOI: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22.06.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