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让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人们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升,环境问题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环境工程是各地区控制污染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污水、废气处理问题。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国家污水处理标准,保障污水处理质量,为城市环境建设水平提升打好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也意识到污水的危害性。因此,文章对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措施及新技术展开分析,为我国环境工程建设提供方向。
1环保污水处理原则
遵循整体性准则。作为环境保护工程中最关键的一项工程,污水处理工程优势相对较多,所需的技术和方法也非常多,具有较强复杂性特征,涉及的环节也多。在具体处理期间,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考虑,选择适当的方式控制这些因素,保障处理效果。此外还需遵循关联性准则,从全方位角度进行协调和控制,对处理各个阶段的合理性进行保障,从而对污水净化的良好性进行全面保障。同时遵循针对性准则。在污水处理期间,需对该项原则进行时刻遵循。由于污水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污水处理的因素等存在差异,所以需依据水质中污染物类型及浓度等,对处理方法进行针对性选择,对净化试剂、设备等进行针对性选择,反之,不会实现相应的处理效果。
2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大多数城市目前存在的污水处理问题主要是对水资源的再次利用,主要原因是由于较为集中的污水处理厂的分布,他们大多数对联合系统进行使用。为了使城市污水更加有效地被处理,我们需要将分流系统取代联合系统,但这同时会使修建管道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大多数的生活污水处理厂通过直接排放处理水进行二次处理,这个方法存在很严重的回收污水的问题。在开展污水处理工作时需要对其大量的投资,但大部分的企业为了缩小成本,使经济利益更高,很少的投入资金在污水处理这一方面。随之在研究新的污水处理技术时缺乏充足的资金链,因此不能够保证污水处理的水平。
3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措施
3.1对污水管网的配套设施进行不断完善
在进行污水处理工作时,不仅要结合城市发展状况有效铺设管道,而且还应完善污水管网的有关配套设施。因此,相关部门就应首先调研当前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现状,了解其运行的实际情况和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采取一定的优化措施来保证其在后续能够良好运行。此外,还应明确找出污水的来源,并做好配套管网的完善工作,尤其是要做到污水主管道与污水之间的良好衔接,并且应尽量采取雨污分流的形式,这样就能将生产生活用水、雨水等顺利的送入污水处理厂。
3.2提升污水处理质量,尽可能减少二次污染
在实施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单单要做到净化污水,还应当要尽可能的将污染降低,要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如若没能进行规范处理,则可能会有部分污泥或废杂物质进入水资源中,从而引发二次污染。省要求污水处理企业企业能够根据具体状况来实施针对性处理,尽可能减少优质水资源的耗费,注重净化污水,避免二次污染而导致水资源利用率的下降。
3.3对污水处理的机制进行不断完善
城市环境建设者应时刻遵循绿色环保理念,鼓励更多节能和环保技术参与到建设中,并制定完善的处理机制,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在城市污水和废水的处理方面,可具体采用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种方式,在工程建设中可将两种方法合理利用,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生活中产生的污染不严重的废水,可将其简单处理后进行城市绿化灌溉,增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对于工业废水和城市建设废水可建立统一处理的体系和标准,保障污染物的有效处理,减少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3.4持续优化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涉及多个学科,例如生物、物理以及化学等,种类相对较多,所以其用途和具备的优势也是五花八门。在对处理技术进行选择时,须对污水的数量、用途、流向等诸多因素进行考量,提升处理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现如今城市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多,因此对科学性与针对性的污水处理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需对拥有技术先进水平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设备进行尽早研究和开发,用科技改变污水治理难的现状。
4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新技术
4.1生物膜处理技术
膜处理技术具体原理在于运用具有净化及吸附能力的材质来过滤污水,进而将污水内的污染物去除干净。该类处理技术具有较高的污水净化率,能够将污水内部的有害细菌有机物及悬浮物等去除干净且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是该项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表现在于其所使用的过滤材料极易受到污染并发生堵塞等现象,使用周期较短。一方面在于该项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费用,因此其主要用于在对污水内大分子物质实施过滤。
4.2生物除磷技术
生物除磷技术指运用聚磷菌与污水混合,并在氧气充分的条件下吸收污水中的磷元素,将污水中溶解性含磷物质转化成不可溶性颗粒形态,从而达到除磷效果。
4.3活性污泥处理技术
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具有生态环保的特征,其原理在于充分融合污水以及污泥类的细菌,彻底搅拌后将其静置分解,将污水内的有机物实施降解,从而实现净化污水的效果。在运用该项技术时,往往需要使用到供氧、排放、回流、曝气池以及沉淀池等设备。即使该类技术可以在相同时间内处理大量污水,不过往往是根据生物活性酶的活性程度以及其使用寿命来决定了污水的处理效率。
4.4再生利用技术
通过建设污水再生利用系统能够当前水资源极为紧缺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并且形成可观的综合效益。目前能够建设专门的装置来对住宅,小区,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污水进行回收与处理,并将再生水运用到绿化、城市清洁等工作当中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区域性建筑群再生水进行处理时,需要对二次污染处理系统的效用予以确定,这样一来才能针对性的处置工业以及生活污废水。服用了部分排水系统及排水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则需要做好其优质以及一般杂用水等区分工作,让其在处理完毕后运用到便器冲洗车辆冲洗的工作当中。如果排水设施不够完善,那么可以对这一区域的排水采取除油以及沉淀等处理方式。
结束语: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水体污染问题更加的严重,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由于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地加强,更多的环境工程以及环保技术被应用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在城市的发展中污水处理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地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就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从而实现我国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参考文献:
[1]苟亚菲.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措施及新技术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9(38):108.
[2]马红艳.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措施及新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9(11):238,240,242.
[3]毕明玉.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措施及新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4):380.
[4]张俊鹏.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措施及新技术[J].商品与质量,2019(23):191.
[5]姚翠翠.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措施及新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1(09):20-21.
[6]贾莹莹.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措施及新技术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