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在水利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黄木根1 吴丽婷2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木根1 吴丽婷2,. 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在水利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153.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进步,水利事业作为惠民工程,维护着生命财产安全,工作人员在规划相关项目时,需要考虑可持续性因素,这样才能更长久为民服务,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本文以可持续性理念为主体,论述存在问题与具体应用,希望为水利事业提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水利规划设计;可持续性发展;应用探讨
DOI:10.12721/ccn.2022.157153
基金资助:

一、我国水利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背景下,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水利工程应用中,常常事态百出,问题如下:市民的节水意识低下、工业污水排放、生活污水处理不当等。以上阐述看似纠结于水资源发展与利用,实际上阻碍了水利工程规划,两者关系密不可分,若不解决则不利于水资源储存。

(一)忽略了水资源的保护

往年发展中,对水资源利用巨大,唯独缺少了保护手段,可以说当时意识低下,没有认识到水资源重要性,如: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北方干旱问题,实现资源共享,对经济发展、国泰民安起着推动作用。值得思考的是,资源的流通便利了人们生活,获利的同时,却没有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水资源,即市民缺少节水意识[1]

(二)工业排水造成的水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在经济、文化、政治领域有一定作为,特别是工业、农业方面,发展尤为迅速,以及沿海地区的运输业、渔业、旅游业也在壮大,与此同时,负面问题扑面而来,周围河流与土地加剧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影响着正常生活,并不利于未来社会发展。另外,大气污染、空气污染也是弊端之一,已经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并阻碍了水利项目规划。

(三)城市水资源需求的急剧增加

现阶段,各行各业升级转型,经济发展推动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加上城乡经济差距过大,也导致水资源分配不平衡。相关城乡结合项目中,难以规划水利工程,或者设计不统一。实际上,城市流动人口膨胀,大量毕业青年和农村人员前往繁华地区求职,所以水资源用量自然而然增加,相关管理部门需要重视该问题,计划好规划项目。

二、在水利规划中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宣传培养可持续发展理念

新形势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未来发展趋势,水利规划工作同样如此,应确定该理念的主体地位。然而,据观察发现,水利团队依旧使用落后理念开展工作,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并不符合现代化标准,即思想低下。为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强调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结合培训、实践活动提升在职人员思想意识,并在实际工作环节落实该理念,真正渲染工作人员。另外,水利工程承担着社会责任,积极与时俱进是国家发展的表现[2]

(二)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客观讲,管理制度是引导具体工作的关键,也是提升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者感受到时代发展,开始着手内部体制改革,强调对相关体系及人员的管理,积极弥补以往制度漏洞,向着可持续化靠拢,以及形式更加个性化、信息化、智能化。同时,也存在美中不足,因为国内水利工程起步较晚,还有一段路需要探索,要求管理人员查缺补漏,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水利规划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遵纪守法,不能违背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另外,配合制度与体系,确定部门、个人的工作责任,未净化的废水应严格管理,避免四周环境被污染,若出现污染源应追究源头,严厉处罚相关企业,绝不姑息。

(三)充分利用先进环保技术

当下,科学、科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可持续理念发展提供了天然保障屏障,以及配合各种先进技术,对水资源重复利用、保护起着积极作用。具体来讲,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其中强调了良性发展、工业发展、乡镇发展等内容,对用水和灌溉做出明确阐述,正适合如今社会发展。因此,相关部门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利用现代化理念指导规划工作运行,并提升其建设质量。同样,科学信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是紧密相接的,可推动未来水利事业进步。

(四)发展水利自我恢复能力

众所周知,大自然具备自我修复能力,它有天然的循环系统,当遭受外界侵扰后,会打开修复系统进行自我恢复,因此,工作人员要合理利用这点优势,科学开展水利规划工作,这样更加接近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并不能控制大自然,所能做的只是小部分改造。目前,相关部门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先进理念,希望实现绿色保护,改善水资源负面情况,真实情况却是人为作用较小,需要等待资源开启自我恢复。另一方面,水利规划不能脱离现实情况,需要建立在自我恢复基础上,设计其他项目,保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水利规划事业进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五)培养专业的规划团队

上文提到了宣传、培训、环保等机制,具体的实施成果如何,还要看工作人员素质,因为人才是一切活动开展的主体,接下来,相关部门需要重视人才培养,提升团队整体能力。关于高质量团队的定义,其一: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过去工作中,很多人员忽略了该点,使得大量资源被浪费、被污染,使得最后真正能够水利规划的少之又少;其二:具备专业规划能力、组织能力、理论知识,对事情看法长远,且吃苦耐劳、不怕困难,毕竟水利规划是一项长久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结束语:综上所述,水利工程规划联系着日常生活,需要相关单位高度重视,积极解决现存问题,并引进先进技术与理念,支撑可持续发展进行。文中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提出了以下措施:团队培养、宣传、利用自我修复能力等。

参考文献:

[1]陈媛.探讨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低碳世界,2020:118-119.

[2]崔丽伟.运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水利规划设计水平[J].中国科技投资,201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